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个极为有头脑的人,他本身是一个出身于乡野之间的普通孩子,可是因为经历了世间的众多磨难,所以拥有着非常坚毅的性格。在他得到郭子兴的重用之后,便把握机会不断的壮大自己的实力,最终打败自己的敌人陈友谅和张士诚,将所有的力量凝聚到一起,来对抗当时走向衰落的元朝。
最终在朱元璋的操纵之下,元朝被灭,而朱元璋则建立起了明朝。可以说朱元璋是一个相当有实力的皇帝了。可是他在选定继承人的时候却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在我国古代对于继承人的选定有着极为严厉的规定。在朱元璋这个时期,大臣们都要求皇帝要遵循嫡长继承制,也就是说当朱元璋驾崩之后,应该由朱元璋的长子来继承他的皇位。
可是原本被定为太子的朱元璋的长子朱标,因为患病先朱元璋一步离世了。在这种情况之下,大臣们便要求将太子朱标的长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在朱元璋死后由朱允炆登上帝位。朱元璋也无可奈何,只得顺从大臣们的意思,将自己的皇长孙立为了下一任的皇帝。
事实上他的长子和长孙并非是十分有才能的人,相反都十分的平庸,而且懦弱,在朱元璋的众多孩子当中,第四子朱棣可以说是继承了朱元璋那种敢想敢做勇猛的行事风格,以及足智多谋的性格。可以说是深得朱元璋的喜爱,可惜他并非长子,所以并没有继承皇位的权利。
朱元璋既然立了自己的孙子为下一任的皇帝,那么他就要为自己的孙子铺好道路,防止自己的孙子在登上皇位之后无法很好的管理天下,他的儿子们起兵作乱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朱元璋便想要将他的儿子们都驱逐出京城,没有诏令不得返回京城,这样便可以保住自己孙子的统治地位了。
于是朱元璋便将自己的众多儿子都封为了亲王,让他们各自管理一片土地当,他们成年之后便要离开京城,到自己的封地去。但是朱元璋的这个安排明显是有欠考虑的,因为这些亲王在自己的封地当中,更加猖狂。他们肆意的敛财,训练军队,可以说直接将皇帝朱允炆的实力架空了。
朱允炆在登上帝位之后,统治岌岌可危,无奈之下朱允炆便召集自己的老师以及心腹讨论该如何应对这种局面。在这个时候,作为朱允炆老师的黄子澄便提出了这样的一个想法,那就是削藩。将朱元璋的儿子们,朱允炆的叔叔们的爵位和藩号全部都削去,将他们贬为庶人。这样一来,他们便没有了领兵的权力,而地方的权力也自然会回到朱允炆的手中。
可是这样的想法未免太过简单,为朱允炆的统治埋下了巨大的祸根。朱允炆并没有直接就对自己最强的对手,他的四叔朱棣动手。而是将目标打在了朱棣的弟弟周王的身上,当时正巧有人告发周王叛乱,朱允炆便抓住了这个机会,派自己手下的大将李景隆带兵前往周王的领地,在周王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便将他擒住押回了南京。
借这个机会,朱允炆开始了他的计划,他将周王自己的叔叔废为庶人,然后发配到了云南。但是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在这之后周王的案子当中还牵连进了另外的几位藩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朱元璋的5个儿子先后被朱允炆拿下,想必朱元璋要是看到这样的局面,肯定会十分头疼吧。
原本小编以为明成祖朱棣会率先发动他的进攻,毕竟他在朱元璋还没有去世之前,便已经是十分有名的战将了。可是朱棣却并没有这样做,相反他选择了装疯卖傻,想要通过这样的举动和行为躲过这一劫。从此可以看得出来,朱棣并非是一个野心很大的人,相反朱棣并不想做出违背自己父亲所定下的规矩的事情。可是朱允炆却并不想就此放过他。
建文帝朱允炆并没有想要放过自己这个强劲的对手,还是下旨要削掉朱棣的爵位,逮捕朱棣手下的心腹官员。在这种情况之下,朱棣再也无法隐忍了。朱棣恢复了他曾经的样貌,不再装疯卖傻,再次显露出他足智多谋,而且极富战略思维的那一面。
朱棣亲率大军,一路向南,只是略施小计便将朱允炆的军队打败。朱棣的声势越来越大,几乎是战无不胜,所以当朱棣的大军打到明朝的都城南京之时,城中之人根本就没有想要去抵抗,而在城中的建文帝也只好提出割地来平息这场祸乱,可是此时的明成祖朱棣却并不买账了。
在此之后便出现了一个非常让人疑惑的问题,那就是建文帝朱允炆在这场攻城战役之后,便消失无踪了。据说当天宫中着起大火,建文帝葬身了火海,也有人说建文帝逃亡到民间,至此之后隐姓埋名,度过一生。可是就小编来看,无论建文帝前往何方,是怎样的结局,都要怪他对自己的执着,即便是已经疯掉了的叔叔,他也不肯放过。这样残忍的行径,最后落得那样的下场,也不为过。
而夺得皇位的朱棣也确实是一位明君,开创了永乐盛世,让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图片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明成祖朱棣,装疯卖傻也难逃建文帝算计,被逼起兵,开创盛世王朝-明成祖朱棣的功过 https://www.bxbdf.com/a/7677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