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美文」收录各类型优美诗句
「诗词知识」收录诗词有关知识
「诗词创作」收录各类型诗词作品
期待您的加入~
朱棣出生于元末的战乱时期,那时群 雄并起,互相征伐,在朱棣出生时,朱元璋与陈友谅正打得不可开交,没有时间给儿子起名字的。
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朱棣出生于当时称作应天府的南京,应天,是顺应天命的意思。
1
1356年,朱元璋渡江攻下集庆(南京),就将集庆改名为应天,朱元璋意思是要顺应天命,推翻元朝;1360他又有了第四个儿子,几乎与朱棣出生的同时,前线传来了陈友谅进攻太平(今安徽涂县)的告急文书,陈友谅如果攻陷了太平,并要接着进攻应天,但军情紧急,朱元璋甚至对自己的这个儿子都来不及看上一眼,便又到前线指挥打仗去了,至于怎么样为这个孩子取个吉祥名字,他就更没有功夫去琢磨了。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旧历年底,朱元璋准备转过年头就要正式登极做皇帝了,看到自己已经有了7个儿子,这时形势已经初安,他决心要为儿子们正式取名了,十二月二十四日,他祭告太庙,把自己渡江后生了7个儿子归因于祖上的阴德: 仰承先德,自举兵以来,渡江生子七人,今长子命名曰标,……曰棣……。
除了朱元璋早夭的九子赵王朱杞、二十六子朱楠,我们把朱元璋其他的23个儿子都说了说,但唯独没有说四子,也就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朱棣出生在应天府(今南京)。而就在此时,陈友谅进攻太平(今安徽当涂县)的告急文书来到了朱元璋的面前。如果让陈友谅攻陷了太平,那么就会轻而易举进攻应天。由于军情紧急,朱元璋都来不及看上刚出生的朱棣一眼,就立即奔赴前线指挥作战。
2
在《明史》和《明实录》等许多正史中,明成祖的生母一直被记载为朱元璋的发妻孝慈高皇后,即:马皇后。按理来说,正史的可信度应该很高才是,但是,请不要忽略一点,明成祖的帝位并非朱元璋所传,而真正说起来,其皇位的来历并不正当。
在史学界专家认为朱棣很可能为了让自己的登基更加名正言顺,对历史的篡改也是在所难免的。将原本记载自己身世的史书、实录一并销毁,连宗谱玉碟的档案也被改了一通。
包括史学家吴晗先生在其所著的《明成祖生母考》中,更是直接指出了其中的漏洞所在,那就是:这些官方记载的口径并不统一。为此,朱棣的生母那是众说纷纭,坊间一直流传着其生母是元顺帝的妃子。
据说南京报恩塔塔座下有明成祖御制碣(jié )文,称成祖生母为元顺帝宫人翁吉刺氏,入明宫仅六个月便生下成祖。按明代制度规定,宫人人宫七个月之内生子须受极刑。马后仁慈,称朱棣为自己所生,以保护翁氏。由于古代文献中的这些记载,20世纪30年代我国史学界围绕这一疑案展开了一场争论。
经过多方面考证辩论,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朱棣不可能是翁吉刺氏所生。因为据《明太祖实录》和《国榷》等书记载,朱棣生于元至正二十年(1360),朱元璋军队攻占元大都是至正二十八年,此时或此后如有纳元顺帝妃子之事,而此时的朱棣早已出生八年多了。
3
另一种说法是朱棣系元顺帝的高丽妃子所生,这种说法流传最广,甚至,当时民间多有歌谣传诵。
明朝人有一本笔记这样记载道:“明成祖与周王系同源,皆由高丽妃子所生。”故而,当建文帝削藩的时候,周王受到的责任最重,使得燕王因此感到不安。然而,这本笔记并非官方资料,又是手抄本,更无史料加以佐证,其可信度实在不高。
图片来自网络
不了解历史 很难了解现实
不了解现实 也很难了解历史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历史故事——朱棣的早年生活-朱棣的一生功绩 https://www.bxbdf.com/a/767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