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圈、点、评、识……中国有哪些传统读书法?(中国传统阅读)

读书|圈、点、评、识……中国有哪些传统读书法?(中国传统阅读)

《今情:读书是一种诡异的交互》

龚鹏程著

海南出版社出版

本书讨论了当下国人在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引入日常生活时存在的种种乱象。作者从自身的经验出发,提供了一些学习传统文化、阅读经典的方法和经验。同时还探讨了一些国内外社会文化热点问题。

读书是一种诡异的交互(节选)

圈、点、评、识,是中国传统读书法。圈有大圈小圈,主要是标示句读的,其次用以注明精彩处、关键处,读到击节赞赏处,不禁密密加圈。点,也有句读功能和提示功能。评则是读者对所读书的评论、解说。识,是标明、识破、志记的作用。

此法古来即有,宋代以后大盛。因印刷术流行,书商也常敦请名家评点经史诗文来卖,这种读书法遂又更是普及了。

后来小说戏曲也仿这种方式流通,李卓吾、金圣叹之评本,几于家喻户晓。现代人与这种读书法区隔了,所以除了金圣叹评《水浒传》、脂砚斋评《红楼梦》等三两本之外,几乎不知其他。

评点除了评,还有圈点批抹。《四库提要》谓抹笔起于北宋,乃北宋人读书之习惯而圈点之法则兴于南宋,”宋人读书,于切要处率以笔抹。故《朱子语类》论读书法云‘先以某色笔抹出,再以某色笔抹出。’吕祖谦《古文关键》、楼昉《迂斋评注古文》,亦皆用抹,其明例也。谢枋得《文章轨范》、方回《瀛奎律髓》、罗椅《放翁诗选》始稍稍具圈点,是盛于南宋矣。”

读书|圈、点、评、识……中国有哪些传统读书法?(中国传统阅读)

宋人之圈点记号法,于文章精神筋骨切要处,抹笔、圈点,开卷了然,对读者很方便,因此不断发展衍生,形成各式繁简不一之记号体系。

元朝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据馆阁及黄勉斋点经法,参考谢枋得批点法(称为迭山法),发展成更精密的批点记号法,称为“广迭山法”包括画截、侧抹、中抹、侧圈、侧点、正大圈、正大点等七种符号及黑、红、青、黄四种颜色,组合成十六种记号。

明朝散文大家归有光用五色圈点《史记》,号为古文秘传,当源于此。清章学诚曾叙述他见到归有光五色圈点法时的情境曰:

见《史记》录本,取观之,乃用五色圈点,各为段落。反复审之,不解所谓。……其书云出前明归震川氏。五色标识,各为义例,不相混乱。若者为全篇结构,若者为逐段精彩,若者为意度波澜,若者为精神气魄,以例分类,便于拳服揣摩,号为古文秘传。前辈言古文者所为,珍重授受,而不轻以示人者也。

《史记》起头处来得勇猛者,圈缓些者,点。然须见得不得不圈、不得不点处,乃得。黄圈点者,人难晓朱圈点者,人易晓。朱圈点处,总是意句与叙事好处黄圈点处,总是气脉。亦有转折处用黄圈,而事乃联下去者。墨掷是背理处、青掷是不好要紧处、朱掷是好要紧处、黄掷是一篇要紧处。

作者:龚鹏程

编辑:袁琭璐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读书|圈、点、评、识……中国有哪些传统读书法?(中国传统阅读) https://www.bxbdf.com/a/120878.shtml

上一篇 2023-06-30 19:13:22
下一篇 2023-06-30 19:19:29

猜你喜欢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把#换成@)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