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其中,全年人民币存款额增加26.26万亿元,同比多增6.59万亿。
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大幅高于2021年9.9万亿的新增水平,刷新历史记录。
这就意味着,2022年一年,居民部门有逾7万亿的超额储蓄(在一个时期内平常储蓄之外的储蓄)。

90后报复性存款?
后浪研究所2022年的一份报告中显示,在全国2200名40岁以下的人中,90后这一职场主力军,每月有存钱习惯的比例最大,占到了41.7%。95后紧随其中,也达到了40.6%。在存钱比例高低上,90后依旧在所有年龄层中占据上风,有三成的人表示会存月收入的50%以上。
年轻人存款的增多,伴随着消费的收缩。
由于疫情带来的影响,导致就业不确定性、收入预期的降低、疫情下消费场景的缺失等,令不少人对未来生存担忧,最终减少消费支出,形成预防性储蓄。
另一方面,随着国家2022年对地产的政策以及各大行业的萎靡,人们也没有通过这些储蓄“开源”,比如增加房产投资和理财投资等等。

00后存款是90后2.25倍!
不要惊讶,这个是有数据支持的。
腾讯年发布的《腾讯00后研究报告》中指出:00后们普遍有着相对扎实的存款基础,其人均存款额为1840元,而90后的平均存款为815元,而存款总额则是90后的3倍。
《2019腾讯00后研究报告》显示,00后月零花钱平均约为470元,大学生超1000元。各种形式的兼职是他们获取零花钱的方式之一。
从存款总额来看,00后是90后的3倍,而从人均存款额来看,00后是90后的2.25倍。

不仅中国,美国也同样出现储蓄大幅度增加
在疫期间,美国也出现了储蓄大幅增加的情况,其超额储蓄分为两部分:
一是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带来的收入增加,这部分主要是低收入人群。
二是居民收入预期下降带来的消费减少,这部分主要是高收入人群。
而中国居民与美国居民储蓄大不一样
美国:低收入人群为主要来源
美国的一系列政策刺激,比如转移性收入增加下,低收入居民消费得到较快修复。
2020年二季度,美国低收入居民消费支出,从一季度的98.5跳涨到118.3(指数化后的指标,2015-2019=100),并在2021年一季度达到了123.1。
中国:高收入人群为主要来源
中国居民的超额储蓄,主要集中在城镇人群和高收入人群手中。
“高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低,对消费的支持力度弱;低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但持有超额储蓄规模小。这种结构上的分化,会降低超额储蓄对消费的支持力度。”天风证券指出。

从目前看来,我国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2023年,疫情闯关完成之后,消费场景的复苏,尤其是服务性消费,会带来部分超额存款的消耗。2022年11月以来,在房地产供给和需求端,政策也开展逆周期调节。房地产融资政策逐步放开下,地产消费也有望带动居民购房消费支出增加。
尽管2022年以来,受全球流动性收缩等影响,全球权益市场明显走弱,国内A股整体估值水平大幅回落,但2023年开年以来,随着防控政策持续优化,以及“稳增长”政策的显效,A股市场正在慢慢修复。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90后报复性存款,竟不敌00后?00后是90后的2.25倍!专家急了!(90后00后负债) https://www.bxbdf.com/a/10539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