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马上就要到了,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祭扫祖先和缅怀先人的重要日子。然而,今年的清明节却遇上了闰月,也就是农历二月中的一个闰月。老话说到:“清明逢闰月,扫墓有三不”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呢?有什么忌讳?

据传,闰月的时候,阳气较弱,阴气较盛,因此在扫墓时有“三不”的忌讳。
第一不:不宜晨早扫墓。早晨是阴气最浓的时候,此时扫墓会惊扰阴魂,影响家族的祖先。因此,应该在日出后再去扫墓,这样可以避免惊扰祖先的灵魂。
第二不:不宜带小孩子去。闰月扫墓时,因为阴气比较重,小孩子的阳气比较弱,容易受到阴气的侵扰,若是孩子过于敏感,可能会引起孩子的不适。此外,由于闰月扫墓容易遇到一些风险,如山路崎岖,孩子难以应对,因此最好不要带小孩子一起去扫墓。

第三不:不宜在中午时分扫墓。中午时分是阳气最强的时候,若是在这个时间扫墓,会让祖先的灵魂感到不适。此外,中午时分气温较高,会给扫墓带来一定的不适,因此最好选择在早上或下午扫墓。
还有这一种说法:“清明逢闰月,扫墓有三不”指的是女婿不上坟,坟前不栽树,阴气不进门。
第一、女婿不上门。民间说法“女婿莫上坟,上坟辱先人”,主要是在封建社会,有着“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而女婿去上坟,有一种家门人丁不兴的意味,存在对祖先的不敬。

第二、坟前不栽树。在坟前摆放大物件或者种植树木,会遮挡坟地的明堂,从而破坏坟地的风水气场。从风水学上,先人的坟地明堂,象征着后代的前程、运势。若坟地明堂受到遮挡,代表后代的家庭运势不昌、成员事业发展受阻,子孙后代忙碌无为。
第三、阴气不进门。坟场往往阴气比较重,所以扫墓后尽量不要立即回家,这样会将阴气带回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总之,各地关于清明上坟有不同的习俗,虽然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但是,作为传统文化习俗,依旧有其存在的道理。清明节作为一个传统节日,我们应当尊重祖先,尊重习俗。同时,我们也应该在扫墓时心存感恩,缅怀先人,祈祷他们在天堂里安息。总的来说,清明节上坟需要尊重传统习俗和文化,表达敬意和感恩之情,并遵守相应的禁忌和规定。
今年清明,因为只有一天假期时间,相信很多在外工作的人们,都不能亲往祖先坟前祭拜,但是祭祖的目的其实还是教导我们常怀感恩之情,不忘出处;常怀敬祖之心,感怀过往。所以,常回家看看,学会孝敬父母,不要让“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情景发生在我们身上,才是最重要的。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清明逢闰月,扫墓有三不”是什么意思?闰二月扫墓要注意!-闰月坟上可以动土吗 https://www.bxbdf.com/a/7518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