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我和我的家乡》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露天特映,距离全国公映的日子也已过了半月,现场气氛依旧十分火热。
总导演宁浩,总制片人、总发行人、北京文化电影事业部总经理张苗出席了放映前的活动。
宁浩导演在台上坦言自己十分忐忑,还和学生观众分享了自己躲在电影院最后一排看观众反应的趣事。
对于我国喜剧目前的状态,宁浩导演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国喜剧事业)展现了多元化的方向,尤其当我们凑齐这五个导演,才发现个个不一样,每一位导演都有自己的风格,但都是一种喜剧,这种多元化还是挺明显的。”多样化的道路为我国喜剧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张苗总经理则就这一次的露天放映活动,与现场的观众交流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今天这场电影特别有意义,因为今天是一个就是非常具有时代意义的日子,有两件大事碰到了一起。
第一件事,我们中国今年的年票房腾飞,离不开我们伟大的国家,我国是疫情中恢复得较快的一个国家,电影行业也如此,每一位民众都是受益人。
第二件事,今天也是文艺工作讲话六周年纪念日。用露天放映这种非常浪漫的方式来庆祝这个历史的时刻,是非常特别的。
张苗总经理表示在自己的记忆中,一直都有露天电影残存的记忆,他认为那是他小时候,对看电影这个行为最浪漫的一种表达。
《我和我的家乡》选择这个特殊的日子在党校进行特别放映,是对校园内的学生们极大的鼓舞,露天放映这种浪漫的电影放映方式,穿越了时代限制,让现场的学生观众热情四射,感受到电影别样的魅力。

早在《我和我的家乡》9月28日在中央党校首映时,总监制张艺谋、总出品人宋歌、总制片人总发行人北京文化电影事业部总经理张苗就出席了现场活动。
张艺谋上台致辞,坦言“《我和我的家乡》是一部有笑有泪的作品,高级的喜剧是能够打动人的,给人感动。”
张艺谋还发言表示:“未来十年,中国(电影)市场很可能会绽放她非凡的潜力,这是我们的软实力。我期望,未来会更美好。”对中国电影产业给予了祝贺和期望。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自10月1日公映后,截至10月15号,已经累计达到22.5亿的票房,实现了票房口碑的双丰收。
《我和我的家乡》无疑是今年国庆档的大赢家,它所显露出着的时代变化家乡发展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影片除了承担着积极的国民意义,还肩负着影视产业复兴任务。
2020年年初的疫情对全国人民的生活造成了翻天覆地的影响,也对电影产业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将近6个月的电影院封禁期,不仅让我国的电影市场损失严重,也让人们的娱乐方式受到很大限制。
在电影院封禁结束后,《我和我的家乡》第一时间定档,成为今年国庆档定档的电影之一。这给全国民众传递了极强的信心与力量,也是对电影产业的一次巨大的推动,加速了我国电影产业的恢复与兴起。
相对于前作《我和我的祖国》史诗感共情,《我和我的家乡》选择了更为“接地气”的方式,用喜剧和笑声鼓舞观众。
《我和我的家乡》导演演员阵容上可以说是集结了“中国喜剧梦之队”,主演们都有着非常高的国民好感度。
葛优、黄渤、范伟、邓超、沈腾、张占义、王宝强、徐峥、闫妮、马丽……这些优秀演员在观众心中已经十分熟悉了,代表作都是长期以来口K相传的优质佳作,亲切的阵容,也一下就拉近了银幕与观众的距离。
多达百位以上的演员,讲述着发生在我国东南西北中五个区域发生的故事。全面照顾到了每一位观众的感受,不管身处哪里,都能从电影中看到自己家乡的影子,再次回味家乡那熟悉的感觉。
五个单元讲述的都是观众熟悉的普通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涉及真实生活中的各方各面,着眼于医疗、交通、教育、环保、扶贫等与所有人息息相关的民生实事,让每个人都能切实感受到家乡进步发展的过程。
开篇单元《北京好人》中,张北京和表舅之间的淳朴亲情,极为感人,却是从一张医保卡闹出的荒诞喜剧中体现的,观众在捧腹之余,又能感受到导演对于现实中小人物的人文关怀。
《天上掉下个UFO》中,农民发明家黄大宝惹出的“UFO事件”,则来源于年少时的那份因为交通限制而不得不错过的爱情,最后建成的科技村,包含了所有人对于家乡建设的展望。
《最后一课》中,只记得坚持上课的老师与忘不了教育之恩的学生,在“演”出来的最后一课上,展现出了人性的光芒和力量,老师曾经在孩子们心中埋下的一颗种子,现在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茁壮成长。
《回乡之路》中,在风沙中长大的孩子们,一个功成名就后反哺家乡,一个投入全部身家坚守家乡,两人对于家乡的感情都是一样深刻。电影中对治沙英雄的致敬,也让全国观众感动之余,对环保事业有了更深的理解。
压轴单元《神笔马亮》中,在喜剧中展现扶贫工作者的工作,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家乡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政策引导与扶贫工作者的努力,扶贫工作是严肃的战略任务,喜剧氛围下,如何能够表现得不悬浮不浮夸,是很大的挑战。
《神笔马亮》的导演闫非和彭大魔,将故事的重点放在了扶贫工作者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情感连接上,在一段段热情友好的情感纽带中,展现了扶贫工作的落实与成就。也在这样的纽带的基础上,通过巧妙地设置喜剧桥段,让观众在笑声中更进一步地了解到了扶贫工作的内容与展开。
2020年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用扶贫工作者来表达这一时代主题,是非常恰当的选择。
《我和我的家乡》每个故事的完成度都很高,笑点和泪点兼具,为全国观众奉上一场喜剧盛宴,观众可以从中找到了属于中国人的家乡自豪感。这样的电影是观众所喜闻乐见的,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喜剧。
我和我的家乡这个话题在群众之中讨论度很高,新浪微博上相关话题阅读量已经达到52.3亿。
话题下基本上都是对于电影和家乡的赞美。
优秀的电影阵容,是电影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说是中国喜剧的半壁江山,打造出了中国优质的喜剧。
精心设计的剧情,戳中了在外游子内心深处的思念,走过许多山水,还是家乡最美。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乡情,艺术高于生活却来源于生活,总有一个细节会让观众泣不成声。家乡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好,满山的红果是乡亲们通过双手努力的成果,家乡已经不再贫瘠,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更离不开扶贫政策的引导与扶贫工作者的努力。
《我和我的家乡》自首支预告发布后就登上各大平台热搜前列,并成为影院复工后抖音播放破亿的电影预告之一,票务平台“想看”日增创造了单日增长超2.8万的好成绩,映前预售总票房突破亿元大关。
在电影公映后,《我和我的家乡》取得国庆档票房很高的优秀成绩,离不开电影的优质内容与群众的口K相传。《我和我的家乡》成为口碑票房双丰收的主旋律电影,在我国电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电影与观众之间的良好互动循环,也为电影院封禁期结束后的电影产业做出了优良的示范,促进电影产业进行更加优质的创作。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
《我和我的家乡》在电影中展现的我国乡村环境的进步与改善,其实就是直接反映我国脱贫攻坚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在政策引导下,各地乡村正在一个接着一个地摆脱贫困县、乡的标签。
《我和我的家乡》给了所有观众一个惊喜,让观众对于我们国家和家乡有了更强大的自信与展望,这样具有时代意义的电影,值得每一位观众观看与赞扬。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文创丨《我和我的家乡》:走过许多山水,还是家乡最美(我和我的家乡vlog) https://www.bxbdf.com/a/682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