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关注抑郁症的群体时,我们总能关注到儿童、青少年、成年人,有这样一个群体,很容易被大家忽略,大家往往对这个群体的关注点在身体是否康健上,在大家的观念里,认为这类群体的阅历丰富,什么事都能看淡,不会有什么精神心理疾病,这类群体就是老年人。
林阿姨是一名退休职工,因为平时子女工作较忙,她时常一个人在家,平时会出去和老朋友们跳跳广场舞,可是没过半年,林阿姨开始不喜欢出门,也不想见老朋友,整天唉声叹气,总觉得哪都不舒服,整日吃不下饭,日渐消瘦,子女们得知后,到处带着林阿姨求医问药。
面对医生。林阿姨和她的子女都很疑惑:“为什么老了还会抑郁?”劳累了一辈子,好不容易退休轻松了,可以做自己的事情,和朋友跳跳舞,为什么还会抑郁呢?
为什么老了也会抑郁?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抑郁障碍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精神障碍。所以,老年抑郁症并不少见,一点都不少见,而且还可以说很常见。我们都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会出现很多身体上和心理上的“衰老”,这种“衰老”还会表现出进行性加重的情况。可难道老了就会抑郁吗?当然不是。我们可以理解成老年人更容易出现一些容易让人抑郁的危险因素。比如加拿大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社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罹患抑郁症的危险因素有:
l女性;
l失眠;
l社会隔离;
l功能损害;
l认知损害;
l社会经济地位较低;
l合并一般躯体疾病;
l未得到控制的疼痛;
l婚姻状况为丧偶、离异或分居。
中科院调查数据显示,老年抑郁症为老年人常见疾病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抑郁症发病率高达15%,合并躯体疾病群体中,抑郁症发生率高达50%~55%,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自杀情况。
全球抑郁症患者中,中老年人群发病率更高,持续三年的疫情为老人带来新的生活挑战。若没有家人陪伴、社会关怀,老人家更难适应繁杂的科技网络工具,无形中提高了陷入抑郁症的健康风险。
老年抑郁症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高病发率、高复发率正在导致老年人成为自杀的高风险人群。当下,老年抑郁症识别率低、治疗不充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深化,问题将愈发凸显。
老年期抑郁症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对老年患者进行安抚与治疗意义重大,全社会都有责任与义务来正确应对。在对医疗专业人员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呼吁从每个家庭做起,共同努力提升老年人生存及生活质量。
由于老年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较高,家人应密切观察病情,将防范意外事件、保证患者安全作为家庭护理的重点。同时,规范用药是老年抑郁症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家人要严格督促患者规范服药,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及时向医生反馈,不可随意增减药物或停止服药。药物调整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家人要做好患者解释工作,消除其紧张焦虑情绪,提高服药依从性。
除了必要的治疗外,家人的陪伴和关爱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家人应加强对患者的亲情关爱,平时多交流沟通,缓解抑郁情绪,促进疾病康复。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老年人也会抑郁症?90%的人没听说过-老年人会有抑郁症吗怎么治疗 https://www.bxbdf.com/a/730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