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百艺 非遗名录|特有的民族文化符号(非遗文化物质遗产)

本文来源:文旅中国

说到花腰傣服饰,纺织与刺绣是不得不说的内容。在漠沙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男人看田边、女人看花边。”这“花边”玩的就是刺绣,这是伴随着织物的诞生而逐渐兴起的,从而形成属于自己民族的特殊文化符号。

百城百艺 非遗名录|特有的民族文化符号(非遗文化物质遗产)

花腰傣服饰,古朴典雅、雍容华贵,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妇女服饰上。妇女服饰皆用自纺、自织、自染的土布做面料,外加银泡、绸缎、五彩丝线、织锦、刺绣作装饰,由头饰、斗笠、上衣、筒裙、花腰带、腿帕、银饰、秧箩等组成。既有高山河谷地带民族着装独特的地域性,又有绚丽华美、精致复杂、色彩艳丽的特征;整套服饰集纺线、织布、染色、刺绣等多种手工工艺于一身;实用性与装饰性完美结合;呈现高超编制技艺的秧箩,成为男女青年婚恋的媒介;斗笠既可遮挡阳光又增加美感,成为傣族特有的标志;装饰全身的银饰成为财富、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相较妇女服饰,男性服饰就较为简单,由黑色圆领对襟上衣,黑色打折裤,黑色圆帽或黑色包头组成。

根据不同支系的名称,花腰傣服饰可分为傣雅型、傣卡型、傣洒型,大体相似,但又有明显的区别。以彩带束腰,使腰部形成独特的“花腰”形体,是他们共有的特点。此外,傣洒多用红、绿色绸缎,腿部打白色绑腿。在色彩的搭配上,傣洒多用红、绿、黑等为主,而傣雅、傣卡则以黑、红色调为主。总的来说,花腰傣的民族服饰都是亮丽和雍容华贵的。

百城百艺 非遗名录|特有的民族文化符号(非遗文化物质遗产)

在长期的传承发展中,以服饰为要素形成了祭衣树、选衣头、成年礼、结婚比衣、节庆赛衣等习俗,伴随着傣族从出生到死亡的人生礼仪之中。

花腰傣“盛装”服饰主要由头饰、衣、裙三部分组成,虽然有远看层次鲜明、近看别致多彩的视觉美感,但要穿上它得费一番功夫。高志明介绍,因花腰傣盛装整体由多个部分组成,因此在着衣时特别费事,要花上30分钟左右才能穿戴完毕。

2021年,花腰傣服饰入选国家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责编:贾亭沂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百城百艺 非遗名录|特有的民族文化符号(非遗文化物质遗产) https://www.bxbdf.com/a/70847.shtml

上一篇 2023-05-20 19:08:47
下一篇 2023-05-20 19:09:28

猜你喜欢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把#换成@)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