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是山西祁县人。他留下的千古名句很多,而且朗朗上口被世人广为传颂。如那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再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还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名句很多,不再一一列举。
他与李白、杜甫同世,后人称李、杜、王为诗坛仙、圣、佛,鼎足而三。但在当时,王维的诗名可能还在杜甫之上,誉为“独步声名在”、“天下右丞诗”、“时论归美,诵于人口”。他最杰出的作品当数山水田园诗。
本来山水诗与田园诗是两水分流,直到初唐方始融合,在王维笔下则完全合二而一,用来表现自己的人格、志向、社会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

王维在唐玄宗开元九年进士及第,投太乐丞,旋即贬为济州司仓参军,约在开元十四年弃官归隐于淇水、嵩山等地,曾游历蜀川和江苏镇江等地,开元二十三年撮为右拾遗,后出使凉州,又知南选到过江南。
在他的山水诗中,有这三首诗汇聚成江南山水风景的鼎力三足,历来为人传诵。第一首是《汉江临泛》。
《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此诗赞美襄阳风光,写南方山水的特色:气魄雄浑,气势磅礴,一坐到船上,立即感到三湘接,九派通,前浦浮,远空动。
滚滚江波,流向天边,简直要流到天地之外,远处的山色,时隐时显,似有似无。
这样浩大的水势,北方极难见到,所以诗人在描写手法上是从大处着笔,与辋川山水的精细描绘大不相同。名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古人誉为“诗家极俊语,却人画三昧”。

第二首是《送梓州李使君》:
《送梓州李使君》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前三联写梓州风物:森林茂密,杜鹃常鸣,多雨多泉。故尾联勉励李使君承先贤遗志而立新功。诗的前四句写景常为人所称道。万壑千山,极为壮观。
尤其是“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这一因果联,写因夜雨形成的无数小瀑布挂在树梢上,青白相间,何其美妙!
诗人善于捕捉山水景物变化动态美的本领又一次显示出令人叹服的魅力。

第三首是《送邢桂州》:
《送邢桂州》
铙吹喧京口,风波下洞庭。
赭圻将赤岸,击汰复扬舲,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
此诗作于上元元年或稍前,送行地点是京口(今江苏镇江),这就是说,王维晚年曾游历过江南。这一点,可看作研究王维生平事迹的一个证据。邢桂州的赴任路线是由京口票江而上,经赭圻、赤岸,人洞庭翻逆湘江而上折人广西桂林。
故“风波下洞庭”可理解为行人的大致目的地,这样诗的层次结构就完全符合送别诗的程序:先叙送行地点和目的地,再设想沿途景况,结尾寄予期望。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与“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山中十夜雨,树杪百重泉”,可并称为王维描绘江南山水风彩的鼎立三足。

王维在开元末即开始经营辋川别业,过半官半隐的生活。安史之乱中被叛军俘获。唐肃宗乾元元年将辋川别业施为佛寺。
晚年居长安,并在终南山建有终南别业,仍是半官半隐。上元元年由给事中迁尚书右丞,次年卒。现存诗400多首。
在唐代众多诗人中,你会发现经历越是坎坷的,作品越发出色,因为他们的诗里写尽了人生酸甜苦辣咸,让我们这些世人读来能够感同身受,借诗抒发内心种种郁闷!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唐著名诗人王维,三首风景诗鼎立三足,描绘出别样江南!(王维最有名的写景诗) https://www.bxbdf.com/a/6655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