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学者关于《易经》“易”字的解释很多,兹据所见归纳为二十种解释,条列如下:
1.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易,蜥易…象形。”
2.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易,“祕书说:日月为易,象阴阳也。”
3.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易本蜥易,语言假借而难易之义出焉。”

4.《周易系辞上》:“生生之谓易。”
5.《周易系辞》:“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
6.《周易说卦》:“易,逆数也。”
7.《管子山权数》:“易者所以守凶吉成败也,卜者卜凶吉利害也。”
8.西汉贾谊《贾子新书卷八道德说》:“易者,察人之精德之理与弗循,而占其吉凶,故曰‘易者,此之占者也。’”
9.《易纬乾凿度卷上》:“孔子曰:易者,易也,变易也,不易也。”
10.《易纬乾坤凿度卷上》:“易名有四,义本日月相衔。”
11.《易纬乾坤凿度卷上》郑玄注:“日往月来,古日下有月为易。”
12.东汉郑玄《周礼春官太卜》注:“易者,揲蓍变易之数可占也。”
13.东汉郑玄《易赞》《易论》:“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
14.东汉郑玄《易论》:“易者,日月也。”
15.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日月为易,刚柔相当。”
16.北宋程颐《程子遗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其体则谓之易。”
17.北宋邵雍《观物外篇》:“易,神之用也,所以无体。”
18.明代王守仁《传习录下》:“良知即是易。”
19.清初毛奇龄《仲氏易卷一:“仲氏之言曰:易有五易。世第知两易而不知三易,故但可言《易》而不可以言《周易》。夫所谓两易者何也?一曰变易。谓阳变阴、阴变阳也。一曰交易。谓阴交乎阳、阳交乎阴也。此两易者,前儒能言之,然此只伏羲氏之易也。是何也?则以画卦用变易,重卦用交易也。画卦、重卦,伏羲之事也。若夫三易。则一曰反易。谓相其顺逆,审其向背而反见之。一曰对易。谓比其阴阳,絜其刚柔而对观之。一曰移易。谓审其分聚,计其往来而推移而上下之。此三易者,自汉魏迄今多未之著,而《周易》之所为《易》,实本诸此。是何也?则以序卦用转易,分经用对易,演易、系词用移易也。夫序卦、分经者,文王之为易也。演易、系词者,则亦文王之为易,而或云周公之为易也。夫文王、周公之为易则正《周易》也。今既说《周易》而曾不知周之为《易》也而可乎。”
20.帛书《易经系辞下传第三章》:“是故《易》也者,马。马也者,马也。”
你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文牧说易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易经》“易”字的二十种解释(全)(易经 易字) https://www.bxbdf.com/a/6621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