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2023:《2023年中国电化学储能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全国电化学储能规模)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宁德时代 ( 300750 ) ;派能科技 ( 688063 ) ;鹏辉能源 ( 300438 ) ;中天科技 ( 300522 ) 等

本文核心数据:电化学储能新增装机规模 ; 电化学储能投资规模 ; 招投标价格 ; 电化学储能区域分布

行业概况

1、定义

电化学储能就是电池储能,其技术特点均是利用化学元素作为储能介质,充、放电过程,实际上就是储能介质的化学反应或者变价的过程。电池储能的原理是在正向化学反应中吸收能量 ( 充电 ) ,把电能储存在化学反应的产品中,在逆向反应中则再释放出电能。

完整的电化学储能系统主要由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 ( BMS ) 、能量管理系统 ( EMS ) 、储能变流器 ( PCS ) 以及其他电气设备构成。其中,电池组是储能系统最主要的构成部分 ; 电池管理系统 ( BMS ) 主要负责电池的监测、评估、保护以及均衡等 ; 能量管理系统 ( EMS ) 负责数据采集、网络监控和能量调度等 ; 储能变流器可以控制储能电池组的充电和放电过程,进行交直流的变换。

2、相似概念辨析

与电化学储能相似的概念是物理储能,物理储能指的是利用抽水、压缩空气、飞轮等物理方法实现能量的存储。二者的区别在于原理不同、包括的类型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3、产业链剖析:中游所涉及的行业较多

电化学储能产业链可分为上游材料、中游核心部件制造、下游应用。储能产业链上游主要为电池原材料,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以及结构件等。产业链中游主要为储能系统的集成与制造,对于一个完整的储能系统,一般包括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 ( BMS ) 、能量管理系统 ( EMS ) 以及储能变流器 ( PCS ) 四大组成部分。产业链下游主要为不同应用场景的运维服务等,如储能可用于电力系统的发电侧、输配电侧、用电侧,实现调峰调频、减少弃光弃风、缓解电网阻塞、峰谷价差套利、容量电费管理等功能:其他应用场景还包括通信基站、数据中心等的备用电源,以及为机器人系统供电,保障高性能武器装备的稳定运行等。

从电化学储能产业链全景参与者来看,在上游领域,电池原材料代表企业有德方纳米。贵州安达、贝特瑞、天赐材料、恩捷股份、星源材质等公司。在产业链中游,电池制造的代表企业有宁德时代、比亚迪、海基新能源、国轩高科等 ; 电池管理系统制造代表企业有科工电子、高特电子、高泰昊能等 ; 储能变流器制造代表企业有阳先电源、科华恒盛、南瑞继保等 ; 储能系统集成代表企业有库博能源、猛狮科技、南都电源、电气国轩等。产业链下游系统应用代表企业主要有国家能源、国投电力、中国华能、中核集团等。

行业发展历程: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我国电化学储能市场大致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一是技术验证阶段 ( 2000-2010 年 ) ,主要是开展基础研发和技术验证示范 ; 二是示范应用阶段 ( 2011-2015 年 ) ,通过示范项目开展,储能技术性能快速提升、应用模式不断清晰,应用价值被广泛认可 ; 三是商业化初期 ( 2016-2020 年 ) ,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市场机制逐渐理顺、多领域融合渗透,储能装机规模快速增加、商业模式逐渐建立 ; 四是产业规模化发展阶段 ( 2021-2025 年 ) ,储能项目广泛应用、技术水平快速提升、标准体系日趋完善,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和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储能成为能源领域经济新增长点。

行业政策背景:推动能源绿色转型,保障能源安全为发展方向

我国储能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政府部门于 2009 年开始重点关注储能产业发展,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部委为储能产业设立了专项基金,在国家 “863”、”973″ 等科研项目中也有体现。此后,随着国外先进储能材料技术和高性能电池技术投资热潮的出现,我国新能源产业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张,2010 年《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中第一次提到储能的发展。在此指引下,国家机构和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法规、规划和办法等,并给予资金支持发展储能产业。

行业发展现状

1、中国电化学储能新增装机规模整体呈现上涨趋势

从新增装机规模来看,近年来中国电化学储能新增装机规模整体呈现上涨趋势。2021 年,中国电化学储能新增装机规模大幅度增长至 1844.6MW,同比增长 18.02%。根据 CESA 初步统计,2022 年中国电化学储能新增装机规模约为 5.93GW,,同比增长 221.48%。

注:数据查询时间截至 2023 年 3 月 6 日,下同。

2、中国电化学储能招投标项目逐年增多

在新能源汽车不断推广以及电池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我国电化学储能发展迅速。中国电化学储能招投标项目也逐年增多,具体情况如下:

3、EPC 单价提升明显,储能设备及储能系统基本维持稳定

受电芯涨价、IGBT 短缺等因素影响,2022 年储能项目中标均价呈波动上升态势。EPC 中标单价波动较大,12 月均价 2.64 元 /Wh,增长明显,储能设备价格均价为 1.27 元 /Wh,储能系统 12 月价格上升明显,12 月价格升至 1.23 元 /Wh 左右。

4、2022 年投资规模增长幅度较大

近年来,在电化学储能新增装机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电化学储能系统的成本在逐年下降。在放电时间为 4 小时的情况下,前瞻测算,2021 年中国电化学储能系统的投资市场规模为 144.6 亿元。初步统计,2022 年中国电化学储能系统的投资市场规模为 453.1 亿元,同比增长 213.35%。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新疆、内蒙古等地招标量占比较高

分区域看,新疆、内蒙古、山东、宁夏等地招标量占比较高。2022 年,中国储能行业招标分布在新疆地区的事件数量占比 14.9%,内蒙古占比 9.5%,山东与宁夏各占比 8.9% 与 7.6%。

2、企业竞争:宁德时代竞争优势明显

由 2021 年中国电化学储能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可以看出,宁德时代在储能电池市场与电池管理系统市场排名都较高,宁德时代在 2021 年中国储能电池市场中排名第一,在中国 BMS 市场企业排名中位居第二。许继电气在中国 EMS 市场与 PCS 市场前十排名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在 EMS 市场中排名第五,在 PCS 市场中排名第十。

注:截至 2023 年 3 月 6 日,相关机构并未公布最新数据。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储能电池技术将朝着大容量、大型化、安全性等方向发展

从竞争、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三个角度来分析中国电化学储能行业的发展趋势。

2、预计 2028 年投资规模将达到 1402 亿元

根据 CESA 披露的数据显示,到 2025 年,中国电化学储能年装机增量预计将达到 12GW,根据此数据,前瞻进行投资规模的预测,预计到 2028 年中国电化学储能行业投资市场规模将达到 1402 亿元,2023-2028 年年均增长率为 20.6%。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化学储能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链咨询、技术咨询、IPO 募投可研、IPO 业务与技术撰写、IPO 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 APP】,还可以与 500+ 经济学家 / 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查看原文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预见2023:《2023年中国电化学储能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全国电化学储能规模) https://www.bxbdf.com/a/62396.shtml

上一篇 2023-05-18 05:34:25
下一篇 2023-05-18 05:41:26

猜你喜欢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把#换成@)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