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在4月26日发布了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第三财季财报。
财报显示,微软第三财季总营收为493.6亿美元,同比增长18%,超出华尔街分析师平均预计的490.5亿美元;净利润为167.3亿美元,同比增长8%;每股摊薄收益为2.22美元,同比增长9%,超出华尔街分析师平均预计的2.19美元。
近两年,微软的业绩增长的核心原因只有一个:Azure云业务的强劲增长。
提起微软,大家的印象里都是Windows、Office。但现在的微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尤其是公司全面转型云计算之后,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云计算提供商之一。
说个有意思的是,现在最大的Linux使用商,是微软。云计算用的服务器、系统均为Linux平台,新版的Windows甚至原生自带Linux虚拟机。
随着全球范围内企业上云的快速进展,微软的云计算业务已经创收接近公司近半利润。
从微软财报来看,目前公司有三大核心业务:
1、生产力与业务流程(Productivity and Business Processes)事业部门,三季营收为157.9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35.5亿美元;运营利润为71.8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60.2亿美元。
2、云端业务事业部(Intelligent Cloud),营收为190.5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51.2亿美元;运营利润为82.8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64.3亿美元。
3、更多个人计算事业部(More Personal Computing)营收为145.2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30.4亿美元;运营利润为49.0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45.9亿美元。
那么,会有人问了,为什么中国的云计算企业大多亏损?
这和中国的市场形式有关,在中国市场上的龙头老大,是一骑绝尘的阿里云。
阿里云是王坚院士顶着重重阻力搞出来的,他不仅仅给阿里探索出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也给中国的信息化自主可控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云计算普及之前,解决大数据量的唯一方法,就是上更高级的服务器,更高端的数据库。IBM、Oracle成为无法替代的产品,云计算把高端货打回了原形。在分布式软件的支撑下,只需要更多的廉价x86服务器就可以处理。
近年来,中国的云计算厂商一不做二不休,又开始了ARM架构的普及。
对于大多数云计算厂商来说,目前依然是投入期,为了吸引更多企业上云,不得不赔本赚吆喝。甚至,连阿里云都是亏损的。
尽管如此,一部分行业云开始盈利,比如专注工业互联网和ERP的用友,以财务、ERP为主的金蝶云,承接政府云、苹果icloud的浪潮云等等。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微软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微软 https://www.bxbdf.com/a/285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