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三能”机制改革是接下来国企改革的重点,如何推动“收入能增能减”是国企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今天聊聊如何实现创新项目与人才捆绑,海康威视自实施跟投以来,今年终于开花结果,有两个创新项目公司即将上市,我们来看看海康威视的跟投激励机制。

一、来龙去脉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康威视”)成立于2001年11月,初期以出售板卡、DVR(数字硬盘录影机)赚得第一桶金,并抓住视频监控行业技术换代的契机,迅速占领安防市场和视频监控市场,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直到2010年海康威视在深圳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海康威视成立之初,仅有来自中国电科52所的28位员工,至今已发展成为在全球员工超过50,000人,其中科技人才占全部职工总数的50%左右。海康威视将科技人才分为专业技术、技术支持和技术技能序列,人数分别占科技人才总数的52%、25%和23%,45岁以下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占比75%。海康威视主业是安防监控,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后,海康威视在行业内部成为绝对的龙头,公司也步入成熟期。为了公司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未来,发展创新业务成为公司的不二选择,公司形成了以“存储计算、智能感知、智能控制、物联网系统/平台和IOT应用生态”为主要业务的物联网产业布局,在物联网、高端存储、智能传感、微纳制造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科研与产业化成果。为了控制创新业务风险,实现员工与创新业务的利益捆绑,海康威视在创新业务子公司实施项目跟投,推动核心员工从职业经理人向创业合伙人转变,以支持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海康威视自实施创新业务跟投以来,公司主业团队与创新业务团队之间、公司传统业务与创新业务之间协同发展,相互补充,形成合力,为海康威视成长打开了新的空间,海康威视先后成立8个创新业务跟投企业,2021年,海康威视有5个创新业务收入过10亿元、净利润为正。海康威视2022年上半年创新业务整体收入70.08亿元,同比增长25.62%,占公司营收的比重达到18.81%。在创新业务板块,发展得最好、占营收比例最高的两大业务板块就是从事的智能家居业务的萤石网络和机器视觉、移动机器人的海康机器人,这两家公司已经开始分拆上市。二、前因后果(一)跟投平台设计海康威视为便于对跟投职工所持公司股权进行统一管理,提高股权流转及股东决策效率,保障创新业务子公司股权稳定性,跟投职工通过组建有限合伙企业作为跟投平台参与投资,跟投方式为职工间接持股创新业务子公司,即跟投职工先行出资成立3家有限合伙企业,作为有限合伙人与公司下设管理咨询公司共同出资设立职工跟投平台,最终以职工跟投平台持有各项跟投业务子公司的股权。海康威视出资设立的管理咨询公司担任职工跟投平台普通合伙人,对外执行职工跟投平台(有限合伙企业)的事务。职工跟投平台每年吸纳新的科技人才或已有优秀科技人才进行增资,跟投平台的职工持股比例每年相应会有调整,表现优秀者在股权份额上可以后来居上,表现较差的职工即使初始份额高,后续无法获得增资的资格,总体持股比例也会被稀释。(二)跟投参与对象参与跟投的职工根据公司主体分为A计划与B计划,A计划由海康威视的高层管理人员和核心科技人才组成,以确保跟投职工与公司创新业务牢牢绑定,形成共创共担的业务平台。B计划由创新业务子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与核心科技人才组成,参与跟投某一特定业务或项目,以进一步激发创新业务子公司职工的创造性和拼搏精神,建立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行业惯例的高风险和高回报的人才吸引、人才管理模式。通过服务年限、岗位层级等维度的考量确认纳入跟投计划的职工范围,确保对核心科技人才的绑定。(三)激励收益分配对于创新业务,激励收益中具有较大吸引力的是增值而非分红。如果创新业务子公司发展壮大,符合独立上市条件的,核心科技人才持有的原始股收益会产生较大的激励效果。海康威视也会视创新业务的具体发展情况,考虑进行整体回购,回购的价格为公允价格。公允价格优先参考12个月内外部投资者投资创新业务子公司时的估值确定,如果没有外部价格,会聘请独立第三方进行评估。(四)跟投退出机制不论跟投平台是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持有创新业务子公司的股权,创新业务子公司的权益原则上只能由海康威视或子公司的职工持有。不论何种原因,一旦职工与海康威视或子公司的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该职工所持有的创新业务子公司权益不再保留,按事先约定的条件退还其权益对应的价格,或由该职工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将其持有的权益转让给指定主体。创新业务子公司的权益只能转让给指定主体,其他核心科技人才、跟投平台其他股东或合伙人无条件放弃跟投计划份额及其对应的创新业务子公司权益的优先购买权或其他任何类似权利。职工之间不得买卖、赠送、出质或以其他方式转移、处置其持有的权益。(五)跟投决策机制与管理方式为了确保跟投机制在实施过程中能够科学高效、合法合规决策,海康威视成立了跟投方案执行管理委员会,负责职工跟投方案的执行和日常管理,下设“跟投管理小组”辅助日常工作。跟投方案执行管理委员会成员由董事会授权薪酬委员会选任及解聘。海康威视总部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持股平台日常管理,包括办理公司设立、变更、注销手续、文档管理等。三、吃瓜律师点评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海康威视创新业务跟投的做法,我个人有些想法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一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企业创新业务最适合适合采用跟投制度。创新业务失败概率较高,但是只要有一定的成功概率,那么开展创新业务就是有成效的,跟投人员可以通过成功项目的收益回报来弥补和覆盖失败项目的成本。因此,海康威视强制要求总部人员跟投所有创新业务项目,用成功项目的高回报来对冲创新业务的高风险,吸引核心员工参与项目跟投,极大激发跟投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二是跟投是天然“上持下”。由于跟投激励原则上都是针对新项目、新设公司,在项目初创阶段必然都是由母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员、科技研发人员进行跟投,这部分跟投人员的劳动关系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仍在母公司而非新成立的项目公司。因此,“上持下”对于跟投来说是不可避免也是理所当然的,这与国企员工持股严格限制“上持下”的要求截然不同,用国企员工持政策有关“上持下”的约束条款来看待股权跟投是不合适也是没有必要的。三是跟投平台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创新业务跟投平台通常使用有限合伙企业作为跟投平台,海康威视就是搭建统一的跟投平台,同时跟投多个项目并实现统一管理,其普通合伙人和执行事务合伙人均为海康威视全资控股的管理公司,实际上跟投平台是由海康威视控制,跟投人员只是享有跟投收益权,确保母公司对创新业务的控制力。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如何实现创新项目与人才捆绑?来看看海康威视的跟投激励机制 https://www.bxbdf.com/a/2568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