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书俱老,并非是说人越老,书法写得越好,而是指的是人的学养达到一定境界,书法也达到了“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佳境。

自古就有“诗书不分家”,如果说“勤奋”能书艺达到一定的层次,而“学养”往往能决定他走多远,但凡在书法史上,有些名气的人,无不是具有一定学养之人。
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赵孟頫、文徵明等等皆是如此!

如果单从书艺的考量,文徵明可能算不上“明代第一人”,从“诗文书画”综合素质来衡量,无论是后来的董其昌、王铎,和他差了几条街,更不要说同期的唐伯虎、祝枝山等人了。

文徵明3岁学书,直到90岁仙逝,80多年来,笔耕不辍,书法五体,样样精通,尤其是行书和楷书更为精湛,他的行书深得“二王笔意”,尤其是王献之的俊美飘逸的书风,对他影响颇深!
文徵明的学艺之路,可谓是根正苗红,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桢,学画于沈周,博采众长,而自成一家!

尤其他晚年大作《滕王阁序》全文以行草书就,精妙清新,流畅之至,令人赞叹,是文人书法的代表作之一!
通篇具有他的“文氏书风”,笔笔都有70多的功力,加上他清淡平和性格,让他这卷《滕王阁序》没有一丝烟火气息。

相对于唐伯虎、祝枝山等人,文徵明的书法给人一种宁静的气息,中正平和,尤其令人称奇是,他的书法,愈老愈精纯,没有一丝一毫的颓废之态,与年轻人的书写无二,其气息之绵长醇厚,可以说是500年来,罕有人能达到。

这篇《滕王阁序》,王勃华丽的诗篇,加上文徵明精湛的书艺,是诗文和书艺的完美融合,堪称书法史上“双剑合璧”,无论是文字意境,还是书艺的境界,都不亚于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十一大行书”!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文徵明行书《滕王阁序》,美的不可方物,放大10倍依旧完美无瑕,真不敢相信,是出自80多岁老人之手!-文征明滕王阁序书法全文 https://www.bxbdf.com/a/17335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