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一夜 极限营救梅里雪山受困游客

据云南消防救援总队消息,近日,云南迪庆德钦县,两名游客被困在海拔4800米的梅里雪山,向消防求助后,搜救人员冒着严寒用了两天一夜救下了被困人员。昨天,负责此次救援指挥的德钦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和俊杰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当时山上积雪最深六七米,山顶气温最低零下27摄氏度。救援队上山时走的是积雪较少的山脊,用时4个多小时,下山时救援人员更是手脚并用,花了约9个小时时间,最终靠着求生意志在九死一生中完成救援。“当看到接应人员的手电光时,我感觉人生的幸福达到了巅峰。”和俊杰说。

游客攀登梅里雪山被困消防、公安和村民走山脊上山救援

2月3日,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明永村2名游客在没有向导的情况下,擅自攀登海拔4800米的梅里雪山,因暴雪无法自行下山,于是向当地消防大队求助。德钦县消防救援大队接警后,立即出动2车10人前往救援。经过2小时的险峻车程,救援队到南宗垭口与当地派出所民警汇合,并根据被困者提供的定位,徒步进入虫草线路段沿线搜寻。

由于该区域还未开发,地形复杂且雪地湿滑,随着夜幕降临能见度降低,气温极速下降,加之积雪达到腰部位置,给搜救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2月4日上午9点,辖区消防增调救援人员联合当地公安民警、扑火队、村民向导,继续徒步进山开展搜救。一路上,救援人员背负几十斤的救援装备克服高寒缺氧、疲劳饥饿,马不停蹄地一路向上攀爬。

德钦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和俊杰介绍,因为山坡上积雪很深,行走不便,他们上山时只能选择走积雪没那么厚的山脊。雪山上的气温越往上越低,山顶气温低至零下二十几摄氏度。为了保暖,搜救人员身上穿着保暖衣和冲锋衣,鞋子也很重,加上水、应急食品、绳索、金属锚钉、软体担架、氧气瓶等装备,每个人都负重几十斤。和俊杰说,因为尚不清楚被困人员的情况,“所以我们带了担架、氧气瓶和应对高原反应的药,还给他们带了补给物资,比如水、葡萄糖和巧克力。”

被困者在山顶崖底救援人员顺绳索下崖实施救援

搜救途中,搜救人员一直与被困人员保持联系,让他们每隔半小时发一次信息,并拍下现场的照片和视频。终于在2月4日下午1点23分,救援人员爬上了海拔4800米的雪山顶,往下看时,发现被困人员在山顶附近的一处悬崖底。

和俊杰说,当时两名受困者所在处到山顶垂直距离约300米,下面是陡峭的悬崖和山坡。作为此次救援的指挥者,他也是第一个顺着绳索下悬崖的人。“因为不知道悬崖上的积雪受力情况怎么样,下去的过程中会不会引发雪崩,软体担架在积雪上也能增大受力面积,我带着担架先下去探路。确认没问题后,我就放开绳索,顺着斜坡滑下去,随后,其他搜救人员和向导也陆续下来了。”

救援组到达崖底,经侦查现场后发现此处气温只有零下27摄氏度,救援人员询问了被困人员身体情况。和俊杰了解到,受困者是一对喜欢极限运动的年轻男女,2月2日就抵达受困点了,原计划翻过雪山去明永村,不料当晚就地休整时遇到了暴雪,发现无法自行下山后,他们才选择报警求助。“我们抵达时,他们周围的积雪都快有帐篷那么高了。庆幸的是,他们没有受伤,也没有出现高反,带的物资比较充足。”

因为积雪又厚又滑,从山顶下来的斜坡已经无法原路返回。确定被困人员身体无异常及明显外伤后,和俊杰与向导商定了撤离路线以及行进途中注意事项,协助被困人员收整好个人携行物资后往云岭乡永宗村方向撤离。

积雪最深达六七米历时9小时才得以安全下山

上山容易下山难。和俊杰告诉北青报记者,他们下山用的时间足足是上山时的两倍,用了约9个小时。

因为越到山上积雪越深厚,山上十来米高的雪松被积雪掩埋只剩下树尖了,有的雪松已经完全被掩埋在雪里,下山已经无路可走,他们只能自己开路,踩着雪松的树尖,趴在地上手脚并用前行。大约走了约4小时,和俊杰发现向导被冻得身体发颤。“当时气温是零下十几摄氏度,我们身上的防寒装备其实已经顶不住了,衣服、鞋子也进雪了。向导是本地村民,他穿的衣服不是专业的防寒装备,裤子都已经结冰了,冻得发抖,走不了了。但如果我们的向导倒下了,我们可能真的走不出去了。”

看着向导和队友们的身体几乎达到极限,和俊杰心里也担心,但作为这个队伍的指挥者,他不能表现出来。“当时天也黑了,如果停下来两分钟可能就要失温了。我就告诉大家,前面有个牧民放牧用的牛棚,很快到牛棚大家就可以生火休整了。就这样一路不断用牛棚给大家希望,让大家坚持下来。”

靠着求生的意志,又走了大约2小时,和俊杰一行人到达了牛棚,在里面休整、烤火取暖。他说,当时,他们带的水已经喝完了,只能用矿泉水瓶装雪,把雪融化后喝雪水。“我冻得连打火机都掏不出来了。我们在牛棚里唱歌,大家无论声音大小都张开了嘴,身上好像也有了力量。”

救援指挥者:一次用时最长、最极限的救援

在牛棚休整之后,和俊杰带着大家继续摸黑前行,又走了一小时,大家又休整了一次。2月4日21时28分,山下的指挥部接到汇报后,派出4辆车到永宗村第一牧场接应。和俊杰说,走着走着,他就看到了接应人员手电筒的光,“真的是九死一生,当时我感觉人生的幸福达到了巅峰”。

23时11分,救援人员及被困全体人员安全到达指挥部。

直到2月5日凌晨一点时,和俊杰终于能坐下来跟妻子打了通视频电话。“我就简单说了一下救援成功的情况,其中的细节和凶险不敢告诉她,工作中的凶险我母亲更听不得,可能几年后会当故事说给家人听吧。”

据了解,和俊杰是1987年生人,2011年来到德钦县消防救援大队,十几年来多次参与雪山救援。他说,在以前的救援中,他总是担心受困者的安危,但这次救援是所有救援中时间最长、最极限的。“虽然此次救援大家都很关注,但其实也没什么。国家养我们消防员,我们就应该干这样的事,是职责所在,只不过这一次救援惊心动魄了一些。”

关注

违规攀登是否应该担责?

昨天下午,北青报记者从云南迪庆德钦县云岭派出所工作人员那里获悉,警方已经对两名受困者进行批评教育。派出所工作人员介绍,梅里雪山是禁止攀爬的,相关部门对此均进行了大力宣传和提醒,但游客擅自攀爬的雪山遇险的情况仍时有发生。

因为此次两名受困者攀爬的雪山属于未开发区域,有网友认为,这样违规攀登的行为应该自己负责,救援应该收费。和俊杰说,此处雪山是严禁攀登的,此前曾有游客擅自攀登遇难,山下的村庄设了封锁线,平时有人负责巡查,尤其是冬天基本不会有人来攀登,两名受困者是自己偷偷上山的。“但我们此次救援还是免费的。”

云南消防部门提醒,雪山风景虽美但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登山前一定要做足准备。登山时要选择正规景区,在没有向导的情况下不要擅自进山。且不可为寻求刺激,冒险选择和进入未开放或未开发的山地区域。发现迷路时应及时寻求外界帮助,不要等到精疲力竭、资源耗尽才求救。

本组文/本报记者戴幼卿

供图/德钦消防救援大队

(北京青年报)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两天一夜 极限营救梅里雪山受困游客 https://www.bxbdf.com/a/172867.shtml

上一篇 2024-03-16 15:23:08
下一篇 2024-03-16 15:48:09

猜你喜欢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把#换成@)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