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要去吴县了

主编苏小小

:大咧咧的女汉纸一枚,心地纯善,自诩“扮得了少女,演得了女王”,常“二”神附体,跟我一起遇见不一样的苏州。

如果你身份证开头是320586,你一定记得,在苏州,曾经有个地方叫吴县。

对不起,我要去吴县了

那时候的家庭地址大家都会写上:江苏省吴县XX乡镇。那时候的吴县真大,面积可是现在园区新区吴中相城的总和。大家管去城里叫“上苏州去”,作业本上都印着吴县XX小学。

对不起,我要去吴县了

那一年,浒关还是吴县第一大镇,那一年车坊比现在大得多,那一年金庭还叫做西山,那一年大家不知道相城,只知道湘城……

对不起,我要去吴县了

在吴县生活那些年,苏州还没发展的这么快。镇子之间没有公交,骑着自行车到处跑。没有那么多饭店,大家日子也过得清苦,可现在回忆起来,那可是现在再也吃不到的美味。

1

11路到浒关,13路到郭巷,16路到木渎,那时的各镇之间没有公交,从一个镇到另一个镇的距离,很可能要骑上一个多小时的单车。虽然镇子间的交通不方便,但各个地方都有全县都有名的美味。

阳澄湖的大闸蟹,沺泾人再熟悉不过了。很早的时候大闸蟹特别便宜,而且都是野生的,后来野生的越来越少,大闸蟹的价格便一路飙升上去。住在阳澄湖边上的人家,从前还能去湖里捉到一两只野生蟹,后来就很难见到了。

对不起,我要去吴县了

住在阳澄湖边上还有数不尽的水产。白丝鱼,塘鳢鱼,旁皮鱼,大青鱼,清明的螺丝。那时候从来都不缺鱼吃。

对不起,我要去吴县了

黄埭的西瓜子,瓜子壳又薄又脆,放到嘴里一咬,瓜子壳立刻分离的清清爽爽,当年黄埭的小姐妹们,不少都是嗑瓜子的能手。

对不起,我要去吴县了

除了瓜子,当年黄埭的挂面也是大叔大妈们的抢手货。除了苏州城里不少人来买,外地人回家了还专程带一些回去,名气大的吓人。

对不起,我要去吴县了

听说小时候住在黄埭的小伙伴会羡慕车坊的,那时候黄埭的藕和荸荠少,车坊却多得是。还有新鲜的茨菰 ,一盘茨菰烧肉是小时候最喜欢的菜。

对不起,我要去吴县了

东山的猪油膏,小时候20块钱一块,圆形的,以前到春节的时候都会吃,当年奶奶亲手做的,甜腻的味道现在都忘不掉。

对不起,我要去吴县了

藏书镇的羊肉,小时候都是论碗卖的。

对不起,我要去吴县了

还有湘城的人和园麻饼、娄葑的鸡头米、甪直的萝卜干、光福的糖桂花……那些年镇上的人并不富足,但生活却比现在还甜。

2

吴县那些年,很多美味都出自妈妈手里。有些用苏州话会讲,却已经写不下来。很多年不吃,却依然忘不掉当年的甜味。

那些年的零食真的不多,小时候的鸡头米和小圆子一起烧,那时候蛋糕吃得少,这可是小时候难得的甜点。

对不起,我要去吴县了

每到清明节前后,自家用麦草做的青团。热腾腾的青团一出锅便被一抢而空。

对不起,我要去吴县了

那时候家里会做一样类似面疙瘩的零食。

用面粉搓成长条然后用剪刀剪成小小菱形,在太阳底下晒干,然后在锅里炒熟,小时候真是特别美味的小吃,因为糖贵可能会放一点糖精,比粽子糖还小。

(当年没有相机,也没有记录下来)

那些年没有冰箱,镇上的院子里都有口井,夏天把西瓜浸到井水里,吃起来冰冰凉凉。

对不起,我要去吴县了

3

吴县那些年,巷口的小卖部就能买到大部分想要的,比起现在超市里满货架的零食,当年的那些美味虽然粗糙,但偶尔想起,却发现再也吃不到了。

小时候啤酒瓶装的“小香槟”,像喝糖水一样,一点都不像喝酒。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突然消失了。

对不起,我要去吴县了

园林鲜桔水,小时候就觉得汽很足,也有鲜橘子水的味道。

对不起,我要去吴县了

小时候的棒冰,四分钱一个,小朋友们还要比谁的赤豆多。

对不起,我要去吴县了

4

那一年东桥还不属于黄埭,车坊还没有分给斜塘郭巷。小镇上都有一家牛逼哄哄的饭店,镇上的人遇上请客吃饭都会去,这些可都是能撑场面的地方。

从前木渎的石家饭店可是身份的象征,请人去吃饭、办酒席都是很有面子的事情。如今石家饭店的一碗鲃肺汤名气很大。但回忆里的它家还是最忘不了一块酱方。

酥烂的肉质,酱香浓郁,味道不逊于松鹤楼得月楼的大厨。不少人要从城区大老远来这里吃上一块。

对不起,我要去吴县了

除了酱方,它家的莼菜汤也是当年的最爱,细滑的口感,只有应季才吃得上。还有家里来客人的时候去它家打包的小炒,那股子香味现在还忘不掉。

对不起,我要去吴县了

东山的洞庭饭店,挂在墙上的菜牌,打着算盘的师傅,进去吃碗面就很满足了,还有小时候最忘不掉的是一道酒酿圆子,大概是年纪小,甜甜糯糯,都是难得的甜点。

对不起,我要去吴县了

甪直的西汇饭店,小时候家里偶尔会来吃,也都是红白喜事,印象中的西汇饭店水产很新鲜,开在老宅子里,后来渐渐去了大饭店,这里便很少来了。

对不起,我要去吴县了

浒关的东方食府,小时候最喜欢一道红烧猪蹄,酥烂甜香,现在生意还是很好,但总觉得吃不出从前的味道……

对不起,我要去吴县了

通安镇上的一鸣饭店,据说刘嘉玲都去吃过。店里的肠肺汤和清蒸白鱼是小时候最爱吃的。

对不起,我要去吴县了

还有黄埭的新黄埭、东山的洞庭饭店和雕花楼……那时候在镇上家喻户晓。老街上的饭店都不怎么注重装潢,但多年没去,早比不上那些大饭店,但那些年的回忆却都在这里。

5

吴县那些年,街头巷口的小店,一吃就是很多年。后来有的搬了家,有的再也见不着了。

以前的老街弄堂里很常见的萝卜丝饼,点心店里的馄饨茶叶蛋,后来因为拆迁,老街渐渐没落下去,当年的点心店也见不着了。

对不起,我要去吴县了

当年斜塘的镇子上只有一家点心店和饭店。那家唯一的一家为民饭店,后来也关掉了。

对不起,我要去吴县了

浒关二中旁的海棠糕和梅花糕,老师傅干了几十年,一个海棠糕伴随了多少浒关人长大。后来浒关开始拆迁,海棠糕也搬到了浒关菜场对面。

对不起,我要去吴县了

还有浒关的那家绿杨馄饨,当年浒关人早上都回去吃。那些年绿杨还没有到处都开,绿杨馄饨的一碗大排面只要8块,其他地方大部分都要10块了。

对不起,我要去吴县了

后来吴县渐渐从苏州消失,从新区到园区,再到吴中相城,苏州发展的很快,从前的老街都开始拆迁,大家渐渐从镇子上搬走,到园区新区买房子。

沺泾、东桥、西山……当年的吴县却渐渐从地图上消失。

对不起,我要去吴县了

现在的面浇头多了,藏书羊肉开遍了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全国人都疯抢,可是那个叫做吴县的地方渐渐被人淡忘。

对不起,我要去吴县了

但是不管走到哪里

曾经有个地方叫吴县。

注:本文地图来自苏州闲话网,由“苏州微生活”编辑发布,未授权严禁转载。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对不起,我要去吴县了 https://www.bxbdf.com/a/171317.shtml

上一篇 2024-03-12 00:47:20
下一篇 2024-03-12 01:06:13

猜你喜欢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把#换成@)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