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好心痛的。
人都是活在现在而不是过去。
2022年了,人人网已经被卖掉4年多了。
估计下一波高潮就是他继续被卖掉,然后一直活着。
人人网应该算是近10年互联网大伽里作S的典范。
校内网起初的定义就非常精准:一款找校友和校内同学之间玩的工具。
在这个定位的时候大家玩得不亦乐乎。而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实名+精准关系!
由于有这俩东西,大家交流的都是相对正常的内容。甚至一度出现一些非常有用的干货。我现在都还记得当年有一个北外的学姐分享的他们教授讲英语词缀的讲义,堪称经典,直到现在我都还受益匪浅。
之前知乎有人讨论过关于互联网 年龄实名制 的问题,非常有意思。比如:
《老阿姨教你如何谈恋爱》– 作者:16岁。
《职场上你不知道的9个技巧》 — 作者:20岁。
如果这样标记出来,许多没必要的争论就会停止。
所以当年的人人网也是一样。
另外血气方刚的大学生,更重要的一些需求就是交友。那年头在学校看见一个长得好看的妹纸就回去搜她人人网是常规操作。用这玩意把到妹的,最后还成功结为连理的也不在少数。这都是它的正面效应。
同时由于它的小众,我也觉得纳闷的一点是:这里头几乎9成实名,居然没有被曝出多少隐私泄漏的问题?
后来从改名叫 人人网 开始,就已经惹得许多用户极为反感了。这波操作完全就是把自己定位是啥整明白。究竟自己为啥能火心里没点 13 数,真以为有资本用户就买账了。
改名人人网,意味着它不再想只做大学生,甚至学生群体的平台了。而是想要和Facebook、微博一类的做大做强,面向全社会。但用户咋想? 我们当时特别明显的一种感觉就是:好比我们本来在学校,成天指名道姓互相问候,玩得不亦乐乎。结果你把学校开放了,啥人都放进来了? 要知道平时大学校门虽然敞开,可也只限于公共区域你可以参观参观,实验室和课堂可不是随便进的。但人人网就相当于把所有的东西都敞开了。不只是实验室教室,连你的宿舍、厕所都成了公共区域,啥人都能进来,老用户不爽的自然就走了。 非常明显的变化就是,那之后许多同学的相册、日志都开始改了,只对好友开放了。作为个社交平台,这显然不是一件有利的事情。就连后来有传言称他们把用户资料卖给日本人我觉得没这影响大。(当然这事我也是不信的,当时我手机、QQ啥的全在人人网公开着,就为了让同学方便找我,但我那会收到的垃圾信息都远比现在少。)
其实当时的人人网真要想扩张,完全可以换一个思路。 比如借着他们的IP和投资,重新弄一个大一点的平台,把校内作为他们的一个部分,这是完全可行的。可这些煞笔玩意就是要作S,大家吐槽都吐成狗了还照样不改。
再后来估计是运营得也不好,各类应用乱七八糟,BUG也少见修复。 其安全性比起之前的QQ空间还要烂。越用越成问题,自然就没啥玩头了。
人人网作S的这波操作,伤害老用户是一头,更重要的是对新用户的吸引力越来越小了。校内网给我们这批老用户最大的惊喜就是让我们在这里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同学朋友。 这一点我们是心存感激的。但因为一件善事火起来就开始瞎搞,这是谁都不会允许的。80 90 后有这种需求主要还是因为时代的原因。我们小时候没有电话,许多同学都经历过搬家,后来上大学失联等等。但现在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小,现在小孩子有手机的比比皆是,只要互相有个微信、QQ,只要不是故意玩失踪都不会失散。
后来他们的目光还放到了中小学上。我大学代课那会甚至还有初中生问我玩不玩人人网。但很可惜,时代已经过去,后来居上的各类平台在各个层面都是完全碾压人人网的存在。
多年前我就已经彻底注销了这个平台,但偶尔也会有忍不住的时候,想回去看看过去的东西。可某年当我打开这个网站的时候,已经不存在所谓的网页版了,你得手机登录。点进去映入眼帘的是各路直播。
现在这破网站已经是要死不活了,估计啥烂活都在做。那时候他做直播,现在我看都不看都知道他们一定也在做短视频。但做啥啥不成。
人人网最好的归宿就是继续被卖来卖去,直到找到一个会玩的资本家,把它名字改了,彻底换个玩法。
当然,相比这种方式,我更期望它有一天直接死掉。有些东西就让它尘封起来比较好。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今天上了一下校内网(人人网),翻翻老同学的相册,真心为校内网的今天感到心痛,能做点什么来救救校内网?-校内网人人网官网 https://www.bxbdf.com/a/14460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