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一下公司制最大的悖缪:三边博弈问题
员工、用户、股东。这三方的博弈到底谁排第一,历史上没有定论。
公司制通过合约和激励把利益相关方黏在一起。合约是公司用来界定双方的权力、义务,界定如果双方博弈中有冲突,要用什么规则来解决;而激励,是如果有冲突解决不了,就会设置各种各样的激励机制。
但总体而言,无论是在合约层面,还是激励机制层面,现代公司制都已经出现了瓶颈。
三边博弈在传统经济学角度对公司制解释里叫激励不相容。不同角色有些被强激励,有些被弱激励,之间的激励不一定相容。那为什么会出现激励不相容,为什么激励无效或者弱效?背后核心逻辑就是信息不对称。
用户、股东和员工之间的信息都是不对称的。每个人的私有信息会试图对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选择不把私有信息和别人分享,最终形成各层面和角度的信息不对称。
公司制往往试图利用合约、激励机制来减少、对冲信息不对称。但是无论怎么减少和制约,信息不对称一定天然存在,无法百分之百抹掉

引自:谜渡社区——行走
——————————————————————————————————————————————————————————
在互联网时代之前,银行、保险、电信等行业的信息化起步最早,发展最好,即使是在现在,银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应该也是所有行业的翘楚,它的内部系统非常庞大复杂,而且这种复杂性与互联网行业还有很大的差异,它的业务相对而言更加复杂,专业化要求也更高。
银行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是它强大的信用,这是很多互联网金融企业所不具备的特点,这种强大的信用能力主要依赖于严谨的外部监督和内部风控,所以银行的IT生态体系由于业务和监管的需要而变得异常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区块链不仅仅在技术上无法满足银行IT系统的需要,在业务领域也有很多难点问题无法解决。业界中很多似是而非的所谓卖点其实都过于一厢情愿,所以这导致区块链在银行业的落地过程异常艰难,不用说存贷、交易等核心领域,即使在票据、福费廷、信用证、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其实也进展不大。
区块链要想改变银行业,估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引自:谜渡社区——岩浆桶
——————————————————————————————————————————————————————————
何谓API银行?
银行是一个高度风险敏感的行业,对于银行而言并不是什么钱都能赚的,这里既有监管的约束,也有自身的克制,因此以最低风险获取可接受的盈利,才是银行最好的选择。
在金融领域,银行由于积累了多年的经验,所以在金融、风控、安全、科技等方面毫无疑问还是最专业的群体。面对日益恶化的竞争环境,不创新就意味着等死,所以很多银行的创新压力也非常大。
在这样的一个大的背景下,API银行应运而生,就是把银行业的各种能力,以服务的形式输出出来,为更多的外部企业和个人提供金融业务之外的服务,提供数据服务,提供各种基于信用的衍生服务,这样相当于把银行内部多年的IT科技、信用、数据成果直接变现。
引自:谜渡社区——岩浆桶
——————————————————————————————————————————————————————————
周五晚彭博社传出消息:白宫考虑进一步限制美国资金投资中国,并考虑将一些在美上市公司摘牌。
消息一出,中概股应声下跌,其中阿里巴巴跌幅超过5%,在几分钟之内阿里巴巴市值蒸发1600多亿,相当于蒸发了一个中国联通。
但随后美国财政部称:当前没有阻止中国企业在美上市的计划。
一次小小的传闻竟能造成如此严重的影响,可想而知舆论的力量多么强大。
我没记错的话,彭博社创始人好像是福布斯富豪榜前50名。这次事件我总结了两句话,希望给你们有所启发:
1.谁掌握了舆论谁就控制了未来。
2.任何传言都有值得深思之处。

引自:谜渡社区——青衫隐
——————————————————————————————————————————————————————————
今天花了几个小时研究中国、印度、日本和美国的消费水平。
对8月份CNNIC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进行研究后得出结论:
中国网民8.54亿,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共8200万人,占比9.7%,其中26%(2.2亿)是学生、20%(1.7亿)是个体或自由职业者、11.8%(1亿)企业人员。
其中月收入3千以上的有4亿人,3.94亿人月收入不足3千,另外还有5千万人没有收入(相当于失业)。
因此我得出结论:1.虽然中国拥有巨大的人口红利,但实际上具有购买力的人群只有2亿人,所有的商业行为都只是为了这2亿人服务。
2.中国网民大部分学历偏低,所谓的大学生满大街都是的现象,现在可以被否定。
明天聊聊中、美、日、印的消费水平对比。分析有理有据,绝对客观。



引自:谜渡区——青衫隐
——————————————————————————————————————————————————————————
☞基础普及:一分钟了解混币服务以及比特币混合器。
什么是混币服务?
混币服务是一个去中心化的隐私功能,它可以让用户快速高效的与其他用户的资金进行混合,在现有的用户和混币后的新帐户间创建随机的映射关系,从而实现完全匿名。
混币服务的原理是什么?
混币服务本质就是用一种加密货币从其他人那里得到同样金融的加密货币,分离交易中的输入和输出地址。
由于一个交易中包括大量输入和输出,很难在输入和输出中找出每个人的对应交易对,输入与输出之间的联系被事实上割裂了。
什么是比特币混合器?
比特币混合器有两种:
1,中心化混币服务
这种比特币混币的优点是用户无需担心交易的复杂性,只需输入比特币地址,加入混币即可,但是也有中心化风险。代表混合器:MixerTumbler
2,去中心化混币服务
在这种混合模式中,不同的用户组成一个交易所并使用协议进行有效地混币,这种混币的优点是没有中间人,没有中间机构监管这些交易。代表混合器:CoinJoin
总结一下:
混币服务本质上是一种互换,不同于在线钱包,专门的混币服务既可以不留交易记录,又不需要验证你的身份,通过混币交易可以实现完全匿名性。

引自:谜渡社区——叶胜超
——————————————————————————————————————————————————————————
☞基础普及:一分钟弄懂热钱包,冷钱包和观察钱包的概念以及冷钱包的交易问题
什么是热钱包?
热钱包,就是在线钱包,在网络上面可以访问你私钥的钱包,一般在联网状态下的钱包,都是热钱包。
什么是冷钱包?
冷钱包,就是离线钱包,在网络上面无法访问私钥的钱包。
通常以硬件设备、实物的形式出现,可以是你手写的密码纸条、不插卡不连接网络的手机、电脑等等。
什么是观察钱包?
观察钱包,主要用于观察冷钱包的资产情况,协助将冷钱包的资产完成提币操作的钱包。
冷钱包如何进行交易?
冷钱包交易有2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导入离线私钥到热钱包,不过这样会导致冷钱包变成热钱包。
第二种方法,用观察钱包协助冷钱包,进行互扫二维码,完成交易动作。
总结一下:
热钱包主要是使用方便,方便新手操作,交易转账的效率比较高,但是需要在联网的情况下操作,从安全上来说,不如冷钱包。
冷钱包通常只做资产的转入,而不转出操作,适合长期屯币者,理论上更安全,实际上不适合新手操作,因为容易丢失私钥。
而观察钱包可以协助冷钱包完成交易,让冷钱包永不触网,需要和冷钱包互扫二维码才可以,一般只用于观察余额使用。

引自:谜渡社区——叶胜超
——————————————————————————————————————————————————————————
关于减半这个话题,市场上众说纷纭,有一种普遍的说法是因为减半,比特币变得更稀缺了,所以价格会上涨。
比特币最大供应上限是2100万,区块奖励减半意味着所有比特币进入流通所需的时间更长。但也意味着挖矿产出新比特币将越来越少,并且由于其供应有限,比特币将继续变得越来越稀缺,稀缺性将提升价值。
市场其实并不关注对错,市场需要的是共识和预期,如果有很多人的预期认为减半会上涨,那么自然就会造成更多人看好。就像大家经常喜欢说的一句话,韭菜的共识也是共识。
但是,减半效应肯定不会一直存在。
因为随着比特币区块奖励的持续减半,库存流量比会越来越高,产量对价格的影响将越来越低,换言之,减半对价格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弱。实际上,当比特币的库存量流量比高于黄金之后,再讨论其更高的库存流量比对价格的影响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了。
所以,珍惜未来可能的减半行情吧。
引自:谜渡社区——牛盾
——————————————————————————————————————————————————————————
V神最新的提问:为什么比特币每周印钞1个亿美金给矿工就是合情合理的,而这个钱如果给开发者却让人接受不了呢?
很简单,因为比特币背后设定的基本原理就是:算力决定一切,也就是矿工决定一切,这也是POW的精髓所在。
中本聪当初在开发的时候,并没有过多的考虑开发者的利益,因为比特币长时间只有他一个开发者。
但是当比如以太坊转向POS,没有矿工时,确实可以考虑把钱分一部分给开发者。
引自:谜渡社区——蒙特卡洛
——————————————————————————————————————————————————————————
我喜欢把治理简化成这个公式:治理 = 人的博弈 + 系统的自动化。
好的治理模式,是把人的博弈减少到最低,把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提升到最高。
但其实不管再怎么简化,人的因素总是存在。而大多数时候,人都会成为区块链项目中最薄弱的环节。
引自:谜渡社区——蒙特卡洛
——————————————————————————————————————————————————————————
为什么政府不禁止烟草,而选择禁止数字货币呢?显然不是监管和技术等等问题,最终是利益的问题,这个事情政府放开了,不但没收益反而还付出相当大的成本,搁谁谁也不能答应呀,不过对企业就另当别论了,能够缩减开支,提高效率的技术就有应用空间,这也是为啥有些地方会用税务,供应链等联盟链的技术解决方案。
公有链的应用目前似乎变得比较尴尬,除了 ICO 菠菜等等应用现在依然找不到一个能够汇集大多数使用者的场景,也许未来会出现,但仍旧是个长期的过程。
引自:谜渡社区——Caos
——————————————————————————————————————————————————————————
近期与主流经济的朋友聊天
谈到区块链与币圈
舆论对区块链的污名化
造成了大众对区块链的排斥
区块链的诸多技术与操作难度
也导致了进入的门槛高企
因而新人进入币圈难,后续流量不足
中小企业又找不到区块链技术研发能够落地的商业模式
企业入行需要克服的难题比主流经济大太多,不在一个数量级
企业入行亦难!!
当前的币民又严重羊毛党化
综上,区块链及币圈在低谷盘整会持续很久!
区块链及币圈融入主流的过程还很漫长,只能说是在路上。
引自:谜渡社区——杰夫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谜渡社区精选内容(07)-迷度国际产后恢复中心加盟 https://www.bxbdf.com/a/13356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