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的全球降价,是多因素影响,和股票、成本和走量的长期战略都有关系。而中国的特斯拉率先大幅度降价,和上海的对赌协议脱不了联系。
当初的特斯拉没有足够资金启动工厂建设,上海浦发银行,工商银行,低至3.9%的低息贷款,合计20亿美元给了特斯拉作为工厂启动资金。
审批上更是专事专办,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2019年1月动土,8月份厂房提交申请,仅仅3天,上海市政府全面验收合格,给出验收证书,创造了政府审批的最快记录。

而且为了特斯拉最初的产销不受冲击,上海政府还许诺,在特斯拉新能源车企产能达到一定额度之前,上海不会批复第二家新能源工厂的申请,从源头上保障特斯拉的利益。

但当时这么多优惠到近乎“白给”的条件,上海政府也不是没有条件的,如果特斯拉未来达不到上海的要求,就会违约,甚至要面临土地被收回的巨大违约成本。
首先特斯拉必须要在上海工厂有巨额的投资,未来五年投资不得低于140.8亿人民币。
其次特斯拉的国产车型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实现零部件100%国产化。
最后也是重点,2023年开始,特斯拉每年的纳税额必须达到22.3亿元。据分析,也就是产能、国内销售必须达到50万辆/年。
而根据2022年的新能源厂商国内销量排行榜来看,特斯拉去年国内销量为43.97万辆。

而且随着新能源势力的崛起,比如比亚迪为首的国产势力迅速抢占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在2023年,20-40万区间内,国产众多新能源新车型、合资众多新能源车型的陆续推出。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特斯拉能打的牌已经不多了。尤其是2023年上半年,特斯拉没有新的乘用车亮点可以促进销售,留给特斯拉的就只有降价促销这一条路可以走。
所以特斯拉年初狠狠自砍一刀,靠着低成本、高利润赋予的底气,开始大幅降价,据说3天狂收了3万国内订单。
即便降价约10%-15%,特斯拉的利润依旧处于高位,远高于国内新能源车企。而随着后期特斯拉动力电池的改善/更替和车身一体化,特斯拉的成本会持续下降,继续给予车企大幅降价(依旧有高利润)的空间。
所以,2023年为了稳妥完成对赌协议,保住自己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地位,特斯拉有极大的可能继续搅风搅雨,再来一到两次的大幅降价。

而2023年,对于汽车市场,尤其是国内众多传统燃油车企/新能源车企来说,绝对是要迎接比2022年更要刀子见红,更惨烈的一年,不知道会有多少品牌会黯然退出,其中绝对会有之前辉煌过的知名品牌。
不过车企的厮杀/比拼,最终的受益者还是购车的消费者了。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特斯拉全球大降价,最高幅度达 20%,这对电动车市场和其他车企影响几何?特斯拉还有多少降价空间?(特斯拉电动汽车再降价格了吗) https://www.bxbdf.com/a/1137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