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年风雨兼程,70年薪火相传,70年开拓创新!2023年5月10日,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走过整整70个年头。
为更好传承勇于担当的铁路精神与改革创新的行业精神,在建院70周年之际,医院推出【物见·70年深爱】栏目,通过与医务人员工作和学习密切相关的物件故事的讲述,来呈现医院这70年建设与发展的光荣历程,呈现一代代医务人员这70年拼搏与奋斗的精神风貌。

这是无影灯,是手术室的必备工具。它虽然没有最美的色彩,也照射不出耀眼的光芒,但不可否认,它是这世间对生命最重要的灯,它能点燃无数患者和家属的希望,为生命垂危的患者带来一线光明。
手术室经历了70年风雨的洗礼,回忆往昔,更觉得每一步都走得来之不易。医院走过了从弱到强的路程,手术室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陋到先进的过程,通过退休老职工林萍老师的描述,我们知道了许多许多的往事。
手术室里无影灯经历的变革,就是手术室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从最开始手术间里面使用的多灯无影灯,到之后的卤素灯,到现在层流手术室的LED无影灯,无影灯的升级为手术医生手术带来了更多的光明和便利。
如同无影灯的演变一样,手术室的发展也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没有单独的手术室,无论是麻醉医生还是手术护士,都属于外科临床科室。麻醉医生和手术室护士同外科临床科室一起开会学习,由临床外科管理。这就和第一代多孔无影灯一样,都是移动式的,哪里需要就移动到哪里。

第二个阶段,车祸伤多有发生,急诊手术越来越多,医院下定决心组建独立的手术室,并选出精兵强将,将医生、护士送到新桥医院等大医院进行学习,学成回院后随即创建了手麻科,组建了专业的手术室团队。硬件设备也提档升级,医院为手术室配备了先进的卤素反射型无影灯,让手术医生更好地在手术台上大展拳脚。

第三个阶段,随着外科系的不断壮大,需要的外科科室也越来越多,陆续成立了外一科、外二科、骨科、妇产科、五官科等,越来越多的手术在医院开展,特别是骨科和外一科承担起了铁路车祸伤的病人救治工作。手术室也于2016年升级为层流手术室,配备了最流行的LED无影灯。
有人说:“当我们穿戴好工作服,跟随手术医生进行手术时,就像走进神奇的世界。病人躺在手术台上,一场天使与魔鬼的战斗开始了。医生、麻醉医生、护士,人人都穿戴严密,谁也看不到对方表情,只能用眼神交流,传递信息……手术部位准确无误,物品器械及时传递,输血输液迅速及时,无菌操作一丝不苟……一切都在静悄悄地进行着,只能听见器械轻微的叮当声、吸引器的吱吱声,与之相伴的还有电凝止血刀在工作时发出的滴滴声,以及监护仪发出的各种与患者生命体征相关的提示音。在明亮的无影灯下,手术团队的密切配合,不用开口,无须抬头,医生一伸手,想要的器械已在手中。病人的生命体征始终在麻醉医生的掌控之中,整个手术过程,就像一首优美流畅的歌曲,讲的是天使终于战胜魔鬼。”

▲麻醉师忙碌工作中
在工作中大家时常感叹:“每当看到手术医生及同仁们那精湛的技术,娴熟地操作,把一个个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时,就觉得身为手术团队的一员,太了不起了,太自豪了。”
无影灯下,他们和死神作斗争,他们同时间争分秒。当东方露出一抹曙光时,蓝色口罩上露出的一双双眼睛才逐渐露出笑意。手术成功了,病人脱险了,当他们把病人推出手术室时,焦急等候的家人流下了热泪。一刹那间,一种从未有过的感悟蓦然涌上了心头:原来我的岗位是如此重要,它维系着一个人的健康、幸福,乃至生命。

▲麻醉科医师跪地为患者进行术中操作
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演员在舞台的灯光下表演,最希望获得观众的掌声;白衣天使在手术室的无影灯下做手术,最希望赢得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以及家属放心舒心的笑容。
他们将在医院建设的新征程上,映射出更加璀璨的光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物见·70年深爱】第17期:无影灯和手术室的前世今生 https://www.bxbdf.com/a/1033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