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夸克,你可能还停留在“那个清爽无广告的浏览器”的印象里。但就是这个看似“过气”的工具,突然被阿里推上了AI战略的C位——从查资料的小工具,摇身一变成了“AI超级框”,甚至要和微信、抖音抢用户入口。阿里为何把AI时代的赌注,押在了一款冷门产品上?

阿里选中夸克,首先看中的是它牢牢抓住的年轻人。数据显示,夸克用户中超50%是24岁以下的“Z世代”,这群人既是AI应用的主力军,也是未来消费市场的风向标。当其他AI产品还在烧钱拉新时,夸克早已靠“无广告+智能搜索”攒下了2亿用户,成了00后备战考试、职场新人写PPT的“刚需神器”。年轻人的黏性,让阿里在AI入口争夺战中多了一张“现成的牌”。
夸克从诞生起就带着“极简工具”的基因。早期的智能搜索功能,让它积累了自然语言处理和场景化服务的经验。比如用户输入“西安旅游攻略”,夸克不仅能搜结果,还能拆解成订票、景点推荐等子任务——这种“意图理解”的能力,正是AI超级应用的核心。如今,阿里将通义大模型与夸克深度融合,让后者从“搜索答案”升级为“解决问题”,甚至能一键生成PPT、规划旅行路线。

阿里在C端一直有个心病:社交打不过微信,短视频干不过抖音。AI时代到来后,腾讯推出“元宝”,字节发力“豆包”,两大巨头用社交和内容黏住用户,而阿里急需一个能直接触达普通人的超级入口。夸克的优势在于“工具属性”——它不依赖社交关系链,却能通过高频的学习、工作场景切入用户生活。阿里内部甚至将夸克与天猫精灵整合,试图打造“AI+硬件”的生态闭环。
夸克的野心也暗藏危机。整合搜索、写作、生图等功能的“超级框”,看似全能,却可能因功能臃肿失去焦点。过去钉钉靠垂直场景成功,而夸克若想包揽一切,反而容易模糊核心竞争力。此外,AI技术迭代极快,一旦通义大模型落后于竞争对手,夸克的“一站式服务”也可能沦为噱头。

从浏览器到AI超级应用,夸克的逆袭像极了阿里的一场“豪赌”——赌年轻人愿意为效率买单,赌工具能打败社交成为新入口。若成功,它将成为阿里撬动10万亿美元AI市场的支点;若失败,也不过是互联网巨头试错史上的又一个注脚。但无论如何,当你在夸克输入“帮我写篇文章”时,它生成的答案里,或许正藏着阿里未来的模样。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里押宝夸克:一个“过气”浏览器如何逆袭成AI新王牌? https://www.bxbdf.com/zsbk/zt/57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