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有两条叫翠花的街巷。一条是美术馆对面的翠花胡同,一条是赵登禹路上的翠花街。由于马路拓宽和附近小区的占地,现在这条翠花街被拆得只剩下5号和7号两个院子了。

翠花街5号
翠花街5号四合院是这条街上保护院落,它坐北朝南,分东西两院。东院为花园,西院是住宅。据说,西院由三进院落组成,原有格局和建筑保存尚好。东院原有假山、戏台和敞厅,现仅有敞厅尚存。目前现状为大杂院,住户很多,不便进入参观探访。

据《宸垣识略》记载,一等英诚公第在翠花街”。推测这里最早的主人应该是清朝开国元勋之一 舒穆禄·扬古利(1572-1637年)的后裔。扬古利阵亡后于雍正九年受封超等英诚公,其子降为一等公,翠花街5号院应该就是当年清一等英诚公的府邸。

1931年,张学良举家迁到北京,居住在当年张作霖在北京的大帅府,即顺承郡王府(现政协礼堂位置)。陪他在一起的有夫人于凤至和红颜知己“赵四小姐”赵一荻。于凤至是个贤淑大度的人,赵四又十分乖巧懂事,二人相处还算和谐。但不久后,张学良为了更好地与赵四相处,就为她另买了一处宅子,就是这里——翠花街5号。



翠花街5号是典型的广亮大门,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早已没有当年的辉煌,但从大门的门墩、门簪、雀替、檐板彩绘和戗沿上精美砖雕仍可看到这座宅院昔日的气派。


“雀替”上面的草龙还是那样的舒展飘逸,雕着龙头模样的横撑儿就是当年挂“气死风灯”的架子。

大门沿檩正中间还保存着民国风格的灯架,显示出这所清代建筑在民国时期的辉煌。


门道左右两侧墙壁上的苏式浮雕,雕刻有精美的花鸟图案。


门道里的廊芯部位镶嵌着精美的砖雕,从图案的内容上看,好像还有故事情节,非常难得。




百多年前的苏式彩画依然还能看出特有矿物颜料的艳丽。


当年大门里的影壁,现在已被遮挡住一多半,依势盖起了一间小房子,精细的雕花虽已历经百年,依然完好。



进入院里左拐是座简单的门楼,穿过去应该是第一进院落,但早已看不出当年的规模了。


西侧的翠花街7号院大门已封,据说原来是5号院的一个旁门,从门前那一对精美的门墩还可以想象出当年的奢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翠花街5号 张学良为赵四小姐买的四合院 https://www.bxbdf.com/zsbk/zt/16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