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4000年,大禹靠什么治2020年的水?(大禹当年是怎么治水的)

2020的抗洪抢险,警戒程度直逼1998年。

在历史故事中,4000多年前,大禹领受了尧帝治理洪水的任务,左手拿着准绳,右手拿着规矩,走遍了当时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他吸取了父亲采用堵截方法治水的教训,发明了一种疏导治水的新方法,先治理九州的土地,该疏通的疏通,然后治理山,再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够顺利往下流去,长江以北的大多数河流都留下了他治理的痕迹。

穿越4000年,大禹靠什么治2020年的水?(大禹当年是怎么治水的)

黄河上游有一个龙门山,在当时梁山的北面,从甘肃的积石山来的水,到了梁山时被挡住。大禹勘探后,选择了一个最省工省力的地方,只开了一个80步宽的口子,把水引了过去。

(一些逆水而上的鲤鱼冲到龙门,只有极少数能跳过去,这就是后人所说的“鲤鱼跳龙门”。)

在原始工具和原始人力的方法下,他一共花了13年时间,让黄河水患极大减轻。

那么,这样一位”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狠人,如果穿越4000年到现在,面对堪比1998年洪灾的此次水情,会有什么办法?

7月13日周一一早,鄱阳湖各水文站全线告急、长江中下游各江段将迎洪峰,全国433条河流洪水超过警戒线、洪涝灾害导致江西521.3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64.9亿元……令大众心焦多日的洪水新闻,连带着水位线和热搜度再创新高。

穿越4000年,大禹靠什么治2020年的水?(大禹当年是怎么治水的)

仅仅半个月时间,强降雨引发的洪水灾害把多座城市和村庄变成了只见半个房子的浑水湖。

不完全统计,7月4日以来,全国212条河流已发生超警戒以上洪水,其中72条河流超保证水位,19条超历史纪录,太湖持续15天超过警戒水位。

尤其是周一一早,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超过1998年洪水位,突破有水文纪录以来的历史极值,引发了万众关注。

穿越4000年,大禹靠什么治2020年的水?(大禹当年是怎么治水的)

穿越4000年,大禹靠什么治2020年的水?(大禹当年是怎么治水的)

在卫星图片中,鄱阳湖水位不断上涨,水面面积在突破4206平方千米后继续张牙舞爪地扩大。

这一长江进入下游之前的最后一个蓄水池,如果水位继续上升,洪水下泄,对长江下游的江淮、太湖流域造成的危害将不堪设想。

在央视、新华社等媒体传回的灾情一线新闻图片中,人背肩抗车运输,依然是抗洪中最多的画面。

穿越4000年,大禹靠什么治2020年的水?(大禹当年是怎么治水的)

穿越4000年,大禹靠什么治2020年的水?(大禹当年是怎么治水的)

那么,此前在新冠疫情防疫中大显身手的大数据、5G、AI、云应用在内的诸多ICT技术,又承担了什么角色?

01

北斗:看不见的灾情预警主角

中国的北斗在地质灾害预警中被给予厚望。现在,它开始显现出了强悍的能力。

刚完成全球组网的北斗(全称是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这次多个地区的抗洪预警中担当了“天眼”角色。

环球新闻的一则报道称,7月6日下午常德市雷家山地质灾害隐患区突发山体滑坡,滚滚而下的泥石冲毁5栋民房,但无一人因此伤亡。这背后就是北斗监测系统6月24日至7月6日期间发来的三次预警。

此前雷家山一直是省级地质灾害隐患区,监测预警一直是重中之重。此前有关部门已经在雷家山地灾隐患点安装了“北斗卫星高精度地灾监测预警系统”,通过11个点位对雷家山地质灾害进行监测。

山体发生移动后,监测仪器将产生数据并传送至数据公司。接到预警后,专家迅速赶往现场进行勘察,工作人员则提前对村民进行转移安置,最终避免了人员伤亡。

这只是北斗可发挥的巨大价值的一个缩影。

让北斗从无到有并发挥巨大价值,这条路我国走了近40年。

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GPS已是星座构成最完善、定位精度最稳定、应用最广泛并呈现市场垄断的卫星导航系统,而且,对全世界免费开放,连外国军队都可以使用。但预料到“免费午餐”风险巨大,且精度不够,中国在“有必要自主研发定位系统吗”的舆论压力下开始投入北斗研发。

本着先区域、后全球的发展规划,我国先后建成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系统。

如此前媒体总结的,2000年底建成的北斗一号系统首次解决了“我们在哪里”的最根本问题,从1994年立项到3颗GEO卫星组成了全球第3个卫星导航系统、覆盖中国国土及周边,用了6年时间;2012年底建成的北斗二号系统解决了“我们能干嘛”的问题,由14颗卫星覆盖亚太地区,导航系统标准服务的定位精度实现了10米左右,并确立了北斗的技术体制,实现了连续导航与定位报告双模融合、三频信号全星座播发。

2020年,北斗三号实现了全球组网,由35颗卫星覆盖全球,可以向全球用户提供米级、亚米级、分米级甚至厘米级精度的定位和导航增强服务,直接回答了世界的“北斗强在哪里”的问题。

穿越4000年,大禹靠什么治2020年的水?(大禹当年是怎么治水的)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北斗三号系统“收官之星”发射成功

而且北斗亮相特殊能力另全球为之侧目,一是GPS并不具备的短报文功能,即用户机与用户机、用户机与地面控制中心间双向数字报文通信功能,不仅能发送信号,还可以接收信号。在各种救援中发挥了无法替代的作用。

据悉,汶川地震救灾时北斗一代设备就发出了来自震区的第一条消息。那时,所有高度依赖光纤和基站的通讯手段都因基础设施大面积损坏而无法使用。短报文功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应急通信中对“72小时黄金抢救时间”的充分利用。

2018年9月一架通航飞机在新疆和田山区失联后,也是通过北斗短报文发送了定位信息,使得机组人员全部平安获救。

另一个特殊在于,GPS使用的是双频信号,而北斗使用的是三频信号,可以更好地消除高阶电离层延迟影响,提高定位可靠性,增强数据预处理能力,大大提高模糊度的固定效率。

交通运输、公共安全、农林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通信时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等,都是北斗在公用、商用领域的价值所在,有一个形象的例子说明了北斗在交通运输领域的作用:目前国内有超过650万辆营运车辆、3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36个中心城市约8万辆公交车、3200 余座内河导航设施、2900余座海上导航设施已应用北斗系统,建成全球最大的营运车辆动态监管系统。

甚至在未来,未来导航软件能准确地判断你的车是在中间车道,还是左转车道。

除了苹果iPhone系列,世界主流手机芯片都大都已支持北斗系统,不知不觉,人们在定位、导航、商家搜索和评价等应用上越来越多用到了北斗,以及共享单车、手表、手环、学生卡等等一系列民用领域。

就在7月3日,北斗也迎来在移动通信上的一个重大进展: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宣布5G标准第二版规范R16冻结,中国信通院牵头联合大唐、华为、中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共同推进的北斗三号移动通信国际标准化工作也取得了重要突破,首批支持北斗三号B1C信号的标准也即将正式发布,这也意味着北斗移动通信国际标准化,又往前推进了一大步。

02

大数据成防汛指挥的“千里眼”

信息直报、实时监控、预警预测……大数据不仅是2020上半年全球抗疫中的信息主力,此次洪灾中,结合实测数据,更成为长江流域抗洪的幕后主力技术之一。

在三峡水库的大数据后台,汇集流域3万多个报汛站点信息,协同气象卫星、天气雷达等各类气象信息和降水模式预报,以及31个干支流预报调度体系849个预报节点、近百个调度对象,结合多年来不断加强和应用先进的水文、气象预报技术,借助智能的防洪预报调度系统,三至五分钟就可以生成一套调度方案。

这是大数据“千里眼”的一个例子。

6月12日的湘西局部大暴雨中,因部分缆道、雷达设备被损坏,水文应急监测队以原始浮标法开展了紧急外业测量。经过一线人员通宵达旦的洪水实测,中小河流预报数据与实测数据的水位相差仅0.9厘米。

这样的数据实测也被形容为“招风耳”,和大数据一起,在防汛指挥中担当起重要角色。6月22日11时,重庆市水文监测总站发布了重庆历史上首个洪水红色预警,因提前8小时发布,綦江区紧急转移10万人,无一人伤亡。

在媒体的报道里,2018年重庆市中小河流预警预报系统即投入了运行,不但能实时监测全市和上游相关省市共计5000多个站点上传的各种数据,还能随时用这些数据,通过不同方案,在不同模型上测算出不同情况下不同站点的洪峰值。

03

无人机、5G+VR、物联网

2020的抗洪抢险,警戒程度直逼1998年,但科技水平已今非昔比,让很多媒体都注意到了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救援设备科技含量的提高。

环球时报在对抗洪部队的报道中发现,今年前来抗洪一线的救援部队都携带了无人机,可以查勘险情,巡堤画面实时传送,对于受灾严重地区救援力量可以针对性实施救援,也可运送物资。例如三峡大坝的一处视频直播点,由监控人员可以实时掌握现场险情,提高汛期巡查检查的工作效率。

穿越4000年,大禹靠什么治2020年的水?(大禹当年是怎么治水的)

安徽安庆通过5G+天翼云+VR技术对水位进行实时观测,成了此次防汛中一个亮点。监控人员可以减少前往河边监测的工作强度,而是通过VR眼镜和其他技术手段观察水位尺刻度,实时掌握现场险情、灾害发生情况及抢险进度。

多年来在中国建成的盘根错节的物联网,在此次抗洪中,成为不起眼的实力担当,例如贵阳白云区就利用物联网将白云区雨季易出现积水的路段标注在可视化地图上,对易积水路段进行监控,形成辖区防汛调度一张网。同时,在辖区的1000多盏路灯上加载了路灯传感器,通过系统平台进行远程控制以及隐患排查。

再加上V-ADCP、H-ADCP、高频侧扫雷达、雷达水位计、ADCP、图像分析等专门用于地质灾情的高科技和多种水文设备,不知会否助那个穿越了4000年到现代社会的大禹,超常智慧治水“一臂之力”。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穿越4000年,大禹靠什么治2020年的水?(大禹当年是怎么治水的) https://www.bxbdf.com/a/98831.shtml

上一篇 2023-06-05 02:00:00
下一篇 2023-06-05 02:08:26

猜你喜欢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把#换成@)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