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清零,要清的是什么“零”?

今天特意打电话问了一下卫健委,录音就不放了。想问动态清零指的是什么零,但是接电话的人吭吭哧哧,说不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动态清零的防控模式目前在全国已经成为了燎原之势,如果不讨论的话,可能这是一个重大的误差。

讨论关于动态清零的一个重要疑问,就是当我们创造一个政策的时候,需要一个明确的提法,如果欠缺具体明确的意思的话,那么政策的执行就会各说各话,会荒腔走板,而目前我们非常有必要讨论动态清零中说的“零”到底是什么。

这个零到底指的是零死亡?还是零重症,还是零病例,还是零感染?

动态清零,要清的是什么“零”?

其中每一个定义应对的方式都会不一样。

如果是零死亡的话,那我们就要做好重症的监护和治疗,需要把资源提到ICU上面,需要针对性地做好快速出诊,抢救,保证所有的重症都能够得到合理的应对。

如果是零重症的话,那我们就要加强对轻症人员的监护、康复、防止他们发展成重症。

如果是希望做到零病例的话,那就必须防止感染者病情发作,显然这个过程是难以控制的,因此只能从防止零感染入手,那么就必须反复的在健康人群中进行筛查,

那么目标就很清楚了,当局希望做到零感染,但是这个却没有公开提过。目前所有的社会卫生动员都是指向零感染。怪异的是,吴尊友还强调过清零不等于零感染。

动态清零,要清的是什么“零”?

所以当清零的解释都如此不严肃而成为一场文字游戏的时候,那么有些地方的防疫就会容易演化成失控的局面。因为所有人都不清楚目标到底是什么。

因此现在是时候需要厘清清明的定义了,而且这个定义应该是零死亡。

拯救生命是所有公共卫生政策、所有医务人员的天职,而感染和病毒,是人类历史的常态。当我们说拯救生命的时候,不仅仅是拯救新冠病人的生命,也同时要拯救其他病人的生命,而生命和生命之间,在医疗和道义的天平上,所有的生命必须要花上等号。

经过了两年的疫情防控,现在的我们已经对病毒的规律,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因此,是时候把清零的目标放在零死亡上了。

在香港和上海,我们看到许多重症只要挺过了危急的关头,都可以恢复到正常的状态。而大多数感染者根本没有任何症状,不应该消耗任何医学资源。这一点,看看方舱医院的集体舞就能理解了。

动态清零,要清的是什么“零”?
动态清零,要清的是什么“零”?

我们看到大量的感染者并没有给重症病床带来压力。只有把资源放到零死亡上面,这样我们才能集中所有的卫生资源,节省当前的行政资源。从行政防疫切换到医学防疫。

防止重症和防止重症的死亡,需要有效的疫苗和特效药,也需要足够的呼吸机,足够的ICU病房,这都是医学专业领域的事情,也应该是疫情防控的真正的重中之重,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才能做到新冠死亡病例清零。只有努力做到未来数年中新冠病例的零死亡,才是最后抗疫成功的证明。

但是我们主要看到了什么?我们看到广泛的全员核酸,大量方舱“医院”,近乎无限量供应的莲花清瘟,这些耗费了大量却有限的资源和费用,而这些投入可能做到了暂时的太平,却完全无法保证未来新冠病例的零死亡。

这些费用如果用来集中准备呼吸机和ICU病房,用来准备进口特效药,用来准备更有效的进口疫苗,新冠病例的零死亡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如果新冠的死亡病例动态清零了,那么至于感染者有没有清零,还值得担心吗?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动态清零,要清的是什么“零”? https://www.bxbdf.com/a/95513.shtml

上一篇 2023-06-01 07:59:40
下一篇 2023-06-01 08:21:12

猜你喜欢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把#换成@)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