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六次南巡,每次必到两座城,一个是苏州,另一个是扬州。古往今来,数不尽的文人墨客为扬州城驻足咏叹、挥毫泼墨。李白送别孟浩然,写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吴中四杰”之一、扬州人张若虚,更以一首《春江花月夜》“孤篇盖全唐”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让扬州有了“月亮城”的美名。
扬州是一座氤氲着浓郁江南气质的名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又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扬州的一切,都是小家碧玉的模样,不张扬,温柔润物无声,却动人心弦。
瘦西湖在清代康乾时期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1988年被GWY列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和扬州园林特色的国家重点名胜区”。2014年,作为“中国大运河”遗产点之一的瘦西湖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瘦西湖清丽多姿,水道狭长,窈窕曲折,别有一泓清瘦神韵,柔情百转,惹人心醉。五亭桥是湖上最具标志性的建筑,始建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五亭皆绿琉璃瓦顶,如冉冉出水的莲花,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桥”。
在瘦西湖的北面,就是大明寺,因始建于南朝宋大明年间而得名。唐天宝元年,名僧鉴真东渡日本前即在此传经授戒,该寺因以名闻天下。
大明寺及其附属建筑,因其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和园林风光于一体而历代盛名,是一处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民族文化宝藏。
“月作主人梅作客,花为四壁船为家。”这首诗写的就是扬州的何园。何园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的徐凝门街,又名“寄啸山庄”,是一处始建于清代中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被誉为“晚清第一园”。
“个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现已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也是扬州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艺术价值的艺术园林,位于扬州古城北隅,以遍植青竹而名,以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而胜以叠石精巧而闻名于世。
个园以叠石艺术著名,笋石、湖石、黄石、宣石叠成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融造园法则与山水画理于一体,形成特有的景色,处处体现了一步一景,被园林泰斗陈从周先生誉为“国内孤例”。
在扬州,有一条老街名为“东关街”,杜牧诗里“春风十里扬州路”说的就是这条街。东关街全长1122米,京杭大运河从街东头经过,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道,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
这座不大的城,穿越数千年依然风姿如故,让今人魂牵梦萦。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三月下扬州原唱) https://www.bxbdf.com/a/8916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