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精读古诗词
每天学一点知识,告别无聊的生活
欢迎关注槐序姑娘

今天我们不绕圈子,直接揭晓答案,因为在这首诗背后,有很多知识可以讲。
▼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出自王维的《使至塞上》

01 | 起因
开元二十五年,即公元737年,张九龄受李林甫谗言,被玄宗罢相,贬去荆州。
王维有诗相送:
所思竟何在,怅望深荆门。
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
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
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
《寄荆州张丞相》
这是一首“报恩诗”,大概意思是:我想念之人远在荆州,当年若不是得您赏识,我可能依旧籍籍无名,现在您不幸遭遇贬官,维无以为报,决定跟您同进退,一起归隐田园。
诗成,王维被政敌攻击,排挤出朝,赴凉州边塞。
这一年春天,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为表其功,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前去宣慰,并出任河西节度使判官。
于是,王维有了人生的第一次出塞经历,在那里写下了著名的《老将行》: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以及我们今天要讲的这首《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如果不是过于“佛系”,他一定是个全能诗人,他的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使得“元二”和辛渐、董大、柴侍御、李龟年等人一样出名;
他的《观猎》“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充满了肃杀之气,完全不逊色那些以“豪放”著称的名篇;
他的禅理诗《酌酒与裴迪》“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一直是宋人模仿的对象;
他的闺怨诗《秋夜曲》“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情意绵绵,婉转细腻;
他的悼亡诗《哭孟浩然》“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是对忘年老友的最后一叹;
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整个唐朝诗坛的翘楚,只因为他是“诗佛”,所以更多人记住的也都是他笔下那些空灵、充满禅意的句子。

02 | 精解古诗词
《使至塞上》这首诗大意可解为:
轻车简从将要去边关慰问,我要到达的地方是西北边陲的居延。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踏上“征程”,北归的大雁正在天空中盘旋;
一望无垠的沙漠中,孤烟袅袅升起,黄河蜿蜒逶迤,浑圆的落日漫洒余晖,为这片土地披上了金色的面纱。行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兵,才知道主帅在前线尚未归来。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单车:一辆车,或很少的车辆,形容从简。
属国:一般指少数民族附属朝廷而建立的国号,在历史上比较常见;二是指官名,苏武归朝后即授典属国,所以诗中的“属国”代指出使边陲的使臣;
所以首联这一句表明了王维出塞走得比较紧急,并一切从简,由此看出是被排挤出朝的,因为735年王维授左拾遗,正是得张九龄提拔。
恩恩怨怨,都是江湖。
注:这两句诗一作“衔命辞天阙,单车欲问边”,但目前比较流行的还是前两句。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这更说明了王维走得仓促;
胡天:胡人的领空,此时已是唐军占领、收复的北方之地;
大雁北飞,与形单影只的王维相伴,衬托了赴塞的孤寂之情。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大漠:指凉州北的沙漠,说明王维已经走出了很远,即将达到目的地。
孤烟:一是指狼烟,“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是指风沙,“袅烟沙而直上”,但在诗中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当是指“平安火”。
这两句诗极美,简简单单10个字,就写出了塞北旷阔烽烟之美,长河落日,垂笔入画,正如苏东坡所言: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今在宁夏固原东南;
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该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
都护:唐时设都护府,长官称都护,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事务。这里指前线统帅崔希逸;
燕然:即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东汉窦宪北破匈奴,曾于此刻石记功,诗中指前线。
首联、颔联、颈联都是诗人自己的感受,有北飞的大雁,有塞外的风沙,亦有长河落日之美,但是尾联气氛突然变得紧张,暗喻了边塞生活之苦,并不如自己一路所见所闻那般悠然。
这首《使至塞上》到这里就讲完了,对于这首诗,你有没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呢?

(精心打造,期待品鉴)
#历史开讲#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王维:只用10个字,就描写出了山河旷阔之美,猜猜是哪首诗?(写王维的山水诗有哪些) https://www.bxbdf.com/a/664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