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字应该是我的,我比你写得好。”“是我的,老师都给我了。”两个12岁的孩子为一幅书法争吵不休,他们是龙泉驿区第二小学六年级3班的李杰和熊权芮。事情闹到书法老师周敬那里,周敬又写一幅才平息了“战火”。
龙泉驿区第二小学
这里的孩子为什么如此热爱书法?早在2003年,龙泉二小的周敬老师就开始组建书法兴趣班。2011年,受龙泉驿区财政支持,龙泉二小建立了“博爱乡村少年宫”,书法兴趣班成为少年宫的王牌项目之一,由周敬负责并组织课题组开展《小学书法育人策略研究》,现在已初显成果。
“下笔要‘切’,运笔要‘稳’,我们在写横的时候首先‘回笔’要‘匿’。中国人智慧的最高境界是‘大智若愚’,不要耍小聪明。”周敬在课堂上不仅教书法的技能,而且把书法的智慧、做人的道理传授给学生。周敬在书法教学上经验丰富,全校每学期第一堂书法课都由他来上,这样能抓住孩子对书法的第一印象。
“我在课堂上设了很多奖,比如坐姿奖、倾听奖、创作奖、进步奖,表现好的学生就给一个奖,积累1分。”周敬向成都晚报记者介绍,“每积累到3分,我就奖给学生一幅字。”在教学楼楼底的走廊上,挂满了孩子们的书法作品,行笔流转之间,很难想象这是小学生的书法作品。
在周敬的书法工作室,记者发现厚厚的一摞荣誉证书,包括四川省首届少儿书画大赛一等奖、费八戒中国·万宁中小学书法节入展证书、中国(成都)—俄罗斯(伏尔加格勒)青少年书法作品展优秀奖……都是参加少年宫书法项目的孩子获得的。
书法老师鼓励孩子们把自己的所学带回家,带动父母一起学习,三年级10班的赵乾川俏皮地对记者说:“我比爸爸、妈妈都写得好,我一回去就教爸爸、妈妈,妈妈比爸爸写得好。”
据了解 ,龙泉二小“博爱乡村少年宫”目前已形成33个校本课程、43个选修课程,形成了全体学生参加、全体教师辅导、学校即是少年宫的发展方式,满足了少年儿童课外生活的需求。
成都晚报记者 易启明 实习生 吴锡洋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书法老师教给孩子的不单是“横撇弯钩”更有做人的道理(图)(横撇弯钩的硬笔书法教学视频) https://www.bxbdf.com/a/6525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