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松鼠》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乖巧、驯良、清秀、矫健、躲藏”等词语。
3.借助文字想象画面,了解松鼠的特点,感受文中准确生动、细致形象的语言描写。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乖巧、驯良、清秀、矫健、躲藏”等词语。
4.借助文字想象画面,了解松鼠的特点,感受文中准确生动、细致形象的语言描写。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讨论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见过哪些野生动物?(预设:去动物园看过老虎,狮子)同学们见识真不少,你们看到的说出来的大多数都是大型动物,你们有没有仔细观察过一些体型较小的动物呢?松鼠,你们见过吗?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文中看一看吧。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
(1)大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圈出标注不理解的词。
(2)小组朗读互相纠正、交流词语的含义。
(3)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眼中的松鼠是什么样子的。
(4)课文围绕松鼠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出示生字促成的词。采用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进行朗读。
(2)朗读中,重点指导“乖巧、驯良、清秀、矫健、躲藏”等词语的读音。
(3)指导“警”的写法和笔顺。
(4)课文写了松鼠的外形、生活习性,吃食、搭窝几个方面进行细致的描写。
(5)说说你最喜欢那部分内容,简介原因。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课文是怎么描写松鼠的?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在有感受的地方做上标注。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并作简单的批注。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小组交流,取长补短
4.全班交流,引导提升。
预设一:松鼠外形漂亮。
*出示松鼠图片,仔细观察并说说你眼中的松鼠是什么样子的。
*文中第一句话,用上了总分的结构描写。从哪些方面介绍松鼠的?
*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松鼠?
*理解“歇凉”,并用上这个词语说一句话。
*这里,你觉得描写的语言是什么样的?(预设:生动、形象、准确)
*指导朗读。
预设二:生活习性。
*这里运用了修辞,你发现了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读课文,你觉得这只松鼠生活习性是什么样的?
*播放视频,说说你看到松鼠有和文中介绍的有什么不一样的。
*指导朗读,“躲藏、清朗”重读,读慢些。
预设三:松鼠吃食。
*边读边想象画面,松鼠是怎么收集榛子的?
*理解“蛰伏、警觉”,你知道哪些动物也有这样高警觉?原因是什么?
*松鼠是如何运送榛子的,你们知道吗?想象并说一说。
*播放视频,观看松鼠收集运输榛子的视频,说一说,这是一只怎样的松鼠?
*对于这活泼可爱的松鼠,你有什么样的情感?你觉得作者呢?
5.采用范读、齐读等形式进行朗读,走进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松鼠》这篇课文,知道了松鼠的外形、生活习性、吃食方面的特点。那松鼠对于搭窝和产仔又有什么特点?我们下节课继续讨论。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搜集松鼠的相关资料,课后交流。
六.板书
松鼠
外形
生活习性活泼可爱
吃食
17《松鼠》教案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别有情趣的语言文字,感受松鼠的活泼可爱,以及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松鼠的活泼可爱,以及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2.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讨论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唤醒旧知:
1.课件出示生词“乖巧、驯良、清秀、矫健、躲藏”等。
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进行朗读,巩固生字词。
2.指名说说上节课文学习的主要内容。
学生互相补充
师总结:松鼠的外形漂亮、经常在高处活动怕光、喜欢吃榛子等方面的特点。
二.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学习课文4-5小节
1.出示任务:
1)默读课文4-5小节,边读边想象画面。
2)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松鼠?圈画相关语句,并做简单的批注。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互学,取长补短。
4.全班交流,引导提升。
预设一:松鼠搭窝比较讲究。
1)这段文字,你喜欢哪些词句?简要说说原因。
2)边读边想象画面,松鼠是怎么搭窝的?搭的窝又是什么样子的?
3)理解“狭窄”,感受松鼠的窝洞口的隐蔽、安全。
4)出示图片,观看松鼠搭窝的过程和成品,说说这是一只什么的松鼠。
5)出示其他动物搭窝图片,对比感受松鼠窝的讲究,干净整洁。
6)指导朗读。抓住重点词语“干净、暖和、宽敞”等。
预设二:松鼠产仔数量不多。
1)松鼠每胎能生几个宝宝?和其他动物比呢?
2)小松鼠宝宝又是什么样子的?
3)你从“梳理、总是”等词语,能看出小松鼠什么样的性格?
5.我们学习了《太阳》这篇课文,和本篇都属于说明文,这两篇文章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点?
1)速度两篇课文,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师总结:《太阳》语言偏理性,叙述平实、直白严肃。《松鼠》语言更加活泼生动,读起来也多了几分乐趣。
三.拓展。
抓文中重点信息,把有关松鼠的信息逐条分写下来。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松鼠》这篇课文,知道了松鼠外形漂亮,生活习惯特殊,搭窝讲究等方面的内容。文章语言表达形象生动,准确有趣。不论哪种风格,描述都准确、清楚有条理。希望同学们学会分条整理信息,也能学会有效整合信息。
五.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
2.把《松鼠》这篇课文改编成语言平实的说明文。
六.板书
松鼠
语言生动、活泼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松鼠》教学设计 https://www.bxbdf.com/a/6326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