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宁德时代

市场空间: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了解到:新能源乘用车未来五年(2021年-2025年)将保持28.99%的年均增长率,国内市场未来五年将新增新能源乘用车约1500万辆,全球市场未来五年预计将新增4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规定纯电动新能源汽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如果纯电动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续航里程相当的情况下,每辆新能源汽车配置动力电池约70-80KWh,目前在售续航里程达到600公里的车型:Model 3 2020款、比亚迪汉EV 2020款电池能量分别为76.8、76.9KWh。当前动力电池成本约200-250美元/千瓦时,随着规模化生产,预计动力电池成本将会降到100美元/千瓦时。以此标准粗略估算:

未来五年,动力电池国内市场累计增量约1000GWh,全球市场累计增量约2500GWh。未来五年,动力电池国内市场累计增量约1000亿美元,全球市场累计增量约2500亿美元。

竞争格局:

7、宁德时代

从2016年-2019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来看:

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呈现寡头竞争格局,前四名出货占总出货量84.11%。全球市场来看,宁德时代连续三年位居动力电池全球出货量第一。国内市场来看,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排名前三,宁德时代一家独大,是排名第二的比亚迪三倍多。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有以下结论:

宁德时代所处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是一个前景广阔,且未来五年将会高速发展的行业。动力电池行业当前处于寡头竞争格局,宁德时代是行业龙头。

宁德时代发展历程:

1999年,新科陈棠华、梁少康、曾毓群启动电池创业项目,成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ATL)。克服手机电池反复充电鼓包问题,成功打入苹果供应链。恰逢国内手机行业爆发,ATL顺势发展,2005年被日本TDK集团收购,如今ATL已经位居全球聚合物锂电池行业顶尖企业行列。

2011年底,曾毓群带领ATL汽车动力部门独立,成立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CATL),专注于电动汽车、储能锂离子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

2012年,由于曾毓群在ATL期间长期为苹果生产电池的经历,宝马找宁德时代合作为新车型开发动力电池,宁德时代攻坚克难完成了宝马动力电池开发,成为宝马集团在华唯一动力电池供应商。

有宝马品牌背书,宁德时代顺利拿下宇通和北京普莱德的订单,这两家公司成功合作为宁德时代后期飞速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7年,汽车制造厂的半壁江山都与宁德时代建立了合作关系,宁德时代超越特斯拉的电池供应商松下成为全球第一。

2018年6月11日,宁德时代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市值超过1300亿元。

从宁德时代的发展历程来看,宁德时代与比亚迪的发展历程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都是抓住了手机行业爆发的机遇,顺势发展积累了电池研发、生产的经验,之后新能源汽车机遇到来发展动力电池。其根在于能源,手机电池、汽车动力电池是不同时代的表现形式。

宁德时代发展现状:

7、宁德时代
7、宁德时代

从宁德时代2019年年报可以看到:

宁德时代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宁德时代核心业务是动力电池系统,核心业务营收占比八成以上,且保持50%以上增长。宁德时代营收主要来源国内市场,同时拓展国际市场,国际市场高速增长。
7、宁德时代
7、宁德时代

从宁德时代2014年-2019年经营数据可以看到:

宁德时代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121.08%,2017年以来,营业收入增长率逐年上升。宁德时代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145.69%,扣非后净利润占比高,利润质量高。
7、宁德时代
7、宁德时代

从经营活动现金流来看:

宁德时代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营业收入的比值基本等于1,说明其销售收入没有赊账情况,基本转化为现金,这在汽车行业是非常不易的,同时说明其在产业链中把控能力强。宁德时代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与净利润的比值大于 1,说明其赚到的净利润,没有任何水分,全都转化成了真金白银。
7、宁德时代

从ROE视角来看,无论相对于下游整车制造企业还是同行业企业,宁德时代ROE都保持一个稳定且相对较高的水平。

国内早期从事动力电池的企业有一百多家,为什么最终宁德时代发展成为动力电池行业领军企业了?宁德时代2019年年报中对其核心竞争力归纳为三点:

完善的研发体系,全面的技术优势突出的市场地位,显著的规模优势高素质管理团队,突出的团队优势

失败的企业失败的原因可能千千万万,仔细研究会发现,成功的企业成功的因素往往具有相同之处。宁德时代十年左右发展成为动力电池行业龙头企业,必有其独特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往往是系统性的,看看宁德时代:

战略聚焦,宁德时代(CATL)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孵化而来,聚焦从事能源存储方向,一脉相承。在发觉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历史机遇时,果断剥离并孵化出宁德时代聚焦新能源动力电池,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技术也好、市场也好、团队也好,必须聚焦专注在一个方向持续积累才能形成领先优势。

战术精准,宁德时代起步只是具备手机电池行业经验,早期通过与宝马合作,具备了汽车动力电池的开发能力,同时形成宝马的品牌背书。通过与宇通合作,不仅具备了给车厂做配套供应的能力,同时抓住了新能源客车爆发的机遇。布局并率先量产NCM811三元电池,成为当时唯一能大规模供应高能量密度电池的企业,同时通过参股、合资等方式与车厂供应链深度捆绑,扩张产能实现规模优势。

执行到位,战略、战术是可以被模仿的,但是执行力和文化却是很难模仿的。网上有很多关于宁德时代早期与宝马之诺项目合作开发动力电池,与宇通合作进入车厂配套供应商,与宝马530Le项目合作研发三元电池等故事,有过跟车厂合作经历的人都会有体会,与车厂成功项目合作,团队坚韧的执行力多么重要,有多少走着走着就走不下去了。

文化朴实,宁德时代的企业文化与很多技术性公司相似,不忘初心、执著务实。宁德时代团队从手机电池到汽车动力电池,一直坚守在能源这个赛道。无论前期的动力电池开发还是三元电池研发,都与宝马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做人做事不忘初心、不忘本,方能善始善终。在宁德时代上市前,几乎没有几个人知道宁德时代这个名字的,可人家已经做到动力电池行业全球龙头,足见其做事务实的风格。

宁德时代发展未来:

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共识,各国政府都发布了燃油车禁售计划及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各大国际整车制造企业发布了新能源汽车战略,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有望加速释放。面对这样的发展格局,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个人认为是:市场、产能、成本。

市场:2019年宁德在我国销量排名前8的车企集团(除比亚迪)供应链中,5家占比超过50%。同时宁德时代进行全球化战略产业布局,先后与大众、宝马、戴姆勒、沃尔沃、捷豹路虎等国际车企合作,并获得多个重要项目的订单及定点。2020年与特斯拉签订了量产供货定价协议,成为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供应商。

产能:2019年宁德时代产能为53GWh,产量为47.26Gwh,产能利用率为89.17%,产能利用率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2020年2月27日,公司公告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200亿,其中125亿用于3个项目共计52GWh的产能扩张,30亿用于储能研发项目,55亿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加上自筹方式投资的车里湾项目预计产能约30GWh,公司产能大幅扩张。

成本:动力电池行业具有规模效应,宁德时代客户多、产能大、产业链议价能力强,随着客户进步开拓,产能进步扩张,相对于产能规模小的企业,成本优势将会愈加明显。

2019年年报中宁德时代对于未来战略的描述:

7、宁德时代

战略描述的比较简单,划重点:

专注:专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市场,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只有专注才能形成积累,才能从容面对未来的挑战,世间事就怕专注。市场导向:客户需求价值导向,面向应用的产品技术创新,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产品技术创新只有适应市场、满足客户需求才会带来实际经济价值,而非自娱自乐的自嗨,市场导向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组织能力。产品方向:布局锂电池回收,随着电池出货量增加,电池回收并再加工的业务必将快速增长,布局下一个增长点。产业协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最终需要进行产业链整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协同发展。围绕主营业务,宁德时代计划投资190亿对产业链优质企业进行投资。

可能面临的风险:

行业内竞争加剧:动力电池行业前五:宁德时代、松下、LG、比亚迪、三星占九成以上市场份额,比亚迪早期自给自足战略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落后,虽然宣布对外销售,车厂从各自战略考虑,比亚迪动力电池市场份额提升不会太大。动力电池对于松下和三星而言是大公司小业务,战略重视程度不够,必将导致发展后劲不足。长远来看,LG应该会是宁德时代最大的竞争对手,宁德时代和LG在本轮欧洲新能源汽车定点过程中卡位较好。车厂涉足动力电池:随着各车厂新能汽车战略升级,除比亚迪外,越来越多的车企涉足动力电池领域,特斯拉在美国有动力电池生产线,大众收购国轩高科布局动力电池等。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车厂出于自身战略考虑涉足动力电池不足为奇,车厂向来如此,战略防守意义更重些,这种竞合关系将长期持续。

资本市场如何看待宁德时代现在以及未来的发展了,从其二级市场表现就可以看到:

7、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掌门人:曾毓群

曾毓群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企业家,不大喜欢接受采访,十分符合闽商低调的风格,网上能够找到关于曾毓群的信息非常少。

1989年,上海交大毕业后被分配到福建一家国企,不到三个月就辞职南下广东东莞,加入一家外资企业新科磁电厂,后被送出国深造,深入掌握了电池生产技术。1999年,曾毓群不仅是新科磁电厂最年轻的工程总监,也是工厂里来自内地的第一位总监。年仅31岁。

1999年,梁少康、陈棠华、曾毓群三人主导的电池公司在香港成立,名字叫做新能源科技(简称ATL)。曾毓群克服手机电池反复充电鼓包问题,成功打入苹果供应链。恰逢国内手机行业爆发,ATL快速发展。

2008年,在曾毓群的主导下,ATL成立了动力电池部门,进行汽车动力电池及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开发。2011年,动力电池团队完全独立出去成立宁德时代,以后近十年,宁德时代发展成为动力电池行业龙头企业。

与埃隆·马斯克不同,曾毓群非常的低调务实,宁德时代务实、坚韧的企业文化应该与其创始人的个性有很大关系。

经常听人说技术背景出身的理工男很难做成比较大的事业,比亚迪王传福、宁德时代曾毓群等都是技术背景理工男。所以能否成就事业与是否是技术背景没有太大关系,主要看你所选择的事业类型,如果是那种整天需要花里胡哨吹嘘的事业,理工男的确不占优势,所以人这辈子选择适合自己的路才重要,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啊。

——俗人一个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7、宁德时代 https://www.bxbdf.com/a/26436.shtml

上一篇 2023-05-05 08:13:34
下一篇 2023-05-05 08:20:18

猜你喜欢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把#换成@)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