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凭什么?

前有宁王睥睨全球动力电池行业

后有迪王制霸世界最大单一市场

比亚迪下一个十年的辉煌,才刚刚开始…

(先声明,本人既非迪粉,也非迪黑,只不过被迪王不断新高的销量震惊,忍不住来捋一捋,内容较长,但值得一读)

依靠着疯狂且持续的输出,秦、汉、唐、宋、海豚(海豹不是历史朝代,这个不用我说明吧)连续的爆款车型,比亚迪今年的风头没有任何一家车企可以相提并论。

看看迪王9月份的销量,简直亮瞎了。

比亚迪凭什么?

统计数据显示,9月,比亚迪共计销售新车201259辆,同比增长151.2%。其中乘用车销量20万零973辆(出口7736辆),同比增长154.3%。DM车型销售106032辆,占一半多一点,EV车型销售94941辆,接近一半。

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到260万辆(含往年),而从去年喊出“停售燃油车”开始,今年9月底就有已经卖了119.1万辆。

其中7月销量破16万台,8月破17万台,9月破20万台。

我不知道比亚迪的天花板在哪,但我们取个平均数,2022年的后三个月,按照7~9月的平均来算,比亚迪今年的全年销量,超过170万没啥难度,加把劲儿180万也在情理之中。

再回想起来年初的时候,跟比亚迪规划院的某个朋友聊天,他说只要产能跟得上,可以挑战200万,好像也不再是吹牛了。

比亚迪凭什么?
图片来源:购车前线

比亚迪凭什么?

比亚迪能从十年前被人轻视的廉价车,变成如今备受追捧的当红炸子鸡,能找的原因实在太多了。

1.乘上新能源的东风,如鱼得水

新能源能在全世界范围内攻城略地,不断蚕食传统车的市场,其中有前几年西方喊着降低碳排放、全球不断加严汽车排放法规下车企技术路线调整的迫不得已。

也完全不能忽视我国政府对于新能源行业的大力扶持、提前布局、百般呵护。

从一开始的汽车行业“弯道超车”,到“换道超车”,再拔高到能源革命的高度。特别是房地产被拍死,经济缺乏活力的当下,新能源汽车行业,似乎从“摸索着做点什么”,变成了“必须得承担起什么”的角色了。

在大的时代背景之下,不光迪王崛起了,蔚小理埃安哪吒零跑问界威马,等等你认识不认识的品牌,都冒出来并且越长越大了。

2.电池技术起家的三电技术

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很多,但真正有多年造车积累的企业却不多;

对于自家产品质量、供应信心满满的多,但真正自建工厂、自建产线的却不多;

动辄提超越同级体验、超长续航等口号,但真正做到核心的三电技术自己掌握的却不多。

而比亚迪虽然很多方面还在“借鉴”特斯拉,但从车辆的外观、内饰、车身、底盘等,都做到了自主可控,要么自己全干了,要么不关键的自己设计别人代工了。

(不寒碜,不夸张地说,整个行业都在跟着特斯拉学。电动汽车行业有句话,“当你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先看看特斯拉是怎么做的,虽然不一定对,但后来证明大部分都是对的”。当然,刹不住车除外,如果有的话)

核心的三电技术,更不用说。比亚迪早年做电池起家,一路从消费电子行业的电池,干到汽车行业。

比亚迪凭什么?
因为能量密度低,磷酸铁锂电池在前些年一直不被业内看好,但比亚迪却做出了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的刀片电池布局纯电领域早,比亚迪的电机、车载充电机、车内配电和DCDC等模块,一直在不断进化布局混动领域早,且造车基因摆在那,去年最高热效率43%的骁云发动机,帮助DM-i混动系统在行业内实现领先电控技术(以前是发动机控制器ECU,后来是混动控制器,再后来是整车控制器)早年借鉴德尔福和联电,现在自己也消化完了,自成体系,自主开发

光解决自己的需求还不行,还成立了弗迪动力,帮助其它能力没那么强的车企做设计或是销售自己的动力系统。

比亚迪凭什么?

3.造型设计的全面升级

在看脸的时代,好的外观和内饰设计是对一辆车最起码的要求。

比亚迪凭什么?

沃尔夫冈•艾格,现任比亚迪全球设计总监。从阿尔法•罗米欧8C Competizione到奥迪R8,艾格创造了众多全球车迷心中的殿堂级神车。

胡安马•洛佩兹,现任比亚迪全球外饰设计总监。作为曾经的法拉利外观设计负责人,洛佩兹让每一部由他经手的法拉利——La Ferrari、F12 TDF、SF90 Stradale……都长成了男人们梦想中的样子。

米开勒•帕加内蒂,现任比亚迪全球内饰设计总监。是MERCEDES-BENZ STYLE的发起人和联合创始人,一手主导了奔驰现款S Class、V Class、C Class系列,以及迈巴赫6 Pebble beach 2017等车型的内饰设计。

比亚迪凭什么?

这就对了。

以前总说国产车low,国产车丑,但现在没人说了,不光汽车行业的老兵比亚迪把设计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所有其他国产品牌也是如此。

早这样不就完了?(没办法,以前造车水平确实low,就算外观再好看,车辆整体素质不行,“花架子”还是卖不出去)

比亚迪凭什么?

4.产品力的全面提升

产品力体现在方方面面,设计感、驾驶品质、操稳和安全、乘坐舒适性、售后服务等等等等。

对消费者来说,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玩意儿,归根结底一句话,性价比。

虽然比亚迪的产品越卖越贵了,但是同样的配置去跟外资品牌打,还是觉得性价比满满。

你就说,这样的颜值,二十几万的价格,你能想到的都给你安排上,要颜值有颜值,要省钱有纯电续驶,要空间有大6座,要品牌力还真有品牌力。

比亚迪凭什么?
官网截图,不用试了,点不进去

你能不心动吗?外资品牌或者新势力动辄40万以上的价格,咋比?

唯一让你难以接受的,恐怕就是漫长的交车周期。

5.丰富的产品矩阵

前有王朝系列的成功,后有海洋系列的更进一步。

接着呢?还有星空系列的突破价格天花板,还有“死灰复燃”且越烧越旺的腾势品牌再度崛起。

比亚迪凭什么?

A00级别的微型车,五菱宏光yyds,比亚迪没精力没心思挣这个“小钱”,而且也不符合品牌不断向上的宗旨。

不是说只有城市撒欢车型,没有硬汉越野车型吗?那就整个大活儿,直接对标大G!

比亚迪凭什么?
迪粉别难过,毕竟是谍照,实车不会这么丑

6.快开发,快上市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句话用在这两年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上,再合适不过了。

以往一款车型的开发,至少需要3年时间,而且还不算前期市场洞察吹牛扯淡的时间。

如果是中期改款车型(比如修改一下造型,换换车灯,升级一下软件),也至少需要2年时间。

包括竞品深度分析、车型详细规划、整车性能定义、各领域性能指标分解、各模块完整开发和验证、整车级别验证、综合路试、冬夏季标定等等。

但比亚迪现在把新车型的开发周期做到了两年内,甚至更短。

这一方面固然受益于整个汽车行业行业都在推行的模块化平台化开发,另一方面,比亚迪在全产业链相对完整的技术储备(特别是三电领域),也让它的预研项目可以快速验证试水,帮助产品项目的开发提速。

当然,跑得太快,质量问题肯定也不少。

车质网最新出炉的9月汽车质量问题投诉统计,比亚迪宋pro也凭借272的投诉数量,站上榜首。同样在前不久一口气退出L8和L7两款车型的理想汽车,也挤进了投诉前十。

关注|9月汽车投诉排行榜出炉:比亚迪位居榜首,理想ONE进入前十mp.weixin.qq.com/s?__biz=MzI1NzcwNTQ1OQ==&mid=2247549968&idx=1&sn=6d59320ff8dddac641d31658aae67d9f&chksm=ea11108cdd66999a30a7ae1b5bda274af68a2d60a01c93074dbfaedc3ee0e8000fc536246ed4&scene=90&subscene=93&sessionid=1665236685&clicktime=1665236721&enterid=1665236721&ascene=56&fasttmpl_type=0&fasttmpl_fullversion=6364955-zh_CN-zip&fasttmpl_flag=0&realreporttime=1665236721100&devicetype=android-29&version=28001c53&nettype=ctnet&abtest_cookie=AAACAA%3D%3D&lang=zh_CN&session_us=gh_05b8795aff9e&exportkey=n_ChQIAhIQvGMwuC1peE7trIJ6BZgu%2BxLkAQIE97dBBAEAAAAAADpeMux9ro0AAAAOpnltbLcz9gKNyK89dVj0rnAshybbTjrD%2FFYqNdscwTe0XdWekhMRsA8aa38uIZ9K3XAgfZH82eN3qM%2BRRKNDktAAumkKDzRdvBCFT8foJNegTuZdgUPbdDWsGeBnwRooUhdIiNLxM8WMjBTrhqiRplpibHOP1K4Hz3NB7nvM17r0bhgj0vXT5u%2FjHm0Y24fow%2FHsUikQUpoil90iEghUqYFq1I8fHnW7uYuMWYUvqRD8ZD8%2FJFWFVt0Jy1VzjmiJAC0evhGWfOT57gQd2Q%3D%3D&pass_ticket=6JK91ImvKefDKkVi5Cyo9GFMBCHRfalmgzXMosZbQ2xPAKo2oRAG3PUMkekaGX7i&wx_header=3比亚迪凭什么?
比亚迪凭什么?
比亚迪凭什么?
图片来自懂车帝,原始出处 车质网

7.新能源时代的价值重塑

新能源汽车时代的价值重塑,带来的不仅是比亚迪一家崛起,还有零跑、哪吒等以前听都没听过的一众品牌的热卖。

这背后,是消费者对汽车行业电动化时代的理念转变。

说的好听点,是价值重塑,你要说是整个行业的一次成功“洗脑”,似乎也不为过。

老司机都知道,以前买车要重点关注三大件,发动机、底盘、变速箱。就算新能源,底盘和动力系统也还在啊,可现在的消费者似乎不那么看重这些了。

车辆造型设计、车内座舱、车机系统的地位越发重要,在一波又一波的造车新势力不断的吹捧之下,汽车似乎真的成了个电子消费品,或者说承载在交通工具之上的电子消费品。

这样的背景下,传统豪强的百年造车技术积累,不仅不再是吸引年轻人的亮点,反而成了“老迈、陈旧”的原罪,而在智能网联化领域的进度迟缓,更加深了人们的误解。

8.时代背景,文化自信

你要说国内新能源做的好的,也不止比亚迪一家,为啥偏偏它卖的最火呢?

也许营销做的好,也许技术确实打动人。

但你要说比亚迪民族品牌的底色、王朝系列中国元素的成功,没有为销量贡献力量,那我也不信。

这多多少少跟厅局级要买个华为手机有点类似,对吧。

而且现在的年轻人,可能真的对大众、两田、标致无感,但提起比亚迪,啧啧啧,有技术有颜值的民族品牌~

比亚迪的天花板

1.销量天花板

既然今年迪王都敢在内部悄悄喊出来挑战200万台,明年呢?后年呢?

按照以往的经验,国内单一品牌的销量天花板,可能在400万辆。这是南北大众在鼎盛时期合力才有的高度(在2018年达到顶峰,南北大众加在一起,超过400万台辆)。

如今迪王靠一己之力,要往这个珠穆朗玛峰上冲冲冲了,明年的目标可能是350万,再往后是400万

2022年国内销量目标在 350 万辆左右(其中王朝 200 万+海洋 120 万+腾势 30 万+高端 1 万+新品牌 5 万)——援引zaker新闻

说实话,这个数据太吓人了。

2.我们再看看比亚迪的产能

目前比亚迪在国内布局有深圳、西安、长沙、常州、抚州、合肥、济南和郑州八大生产基地,总规划产能达300-350万辆。——援引网易新闻

要知道,国内一年的新车销量,巅峰时期是2376.4万辆,单一品牌能做到400万的量级,已经摸到天花板了。迪王深知这一点,即使吃瓜群众和媒体们在集体高潮未来销量达到400万,但迪王还是有所保留。

而且国内新能源市场是全球竞争最为激烈的地方,各领风骚三五年的情况大家见得不少,前有奇瑞、长安、吉利的例子,现有特斯拉这个洪水猛兽,比亚迪能坐稳国内销量No.1第一的位置吗?

既然有强大的产品力,又怎么会不考虑走出去呢?

于是我们看到了比亚迪乘着“驱逐舰”,带着“海豚”、“海豹”驶向星辰大海的征程。关于这个,我们下次再聊。

比亚迪凭什么?

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8月,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97.4%,达到34万辆

下一章,出海,待续~

码字不易,感念关注!

比亚迪凭什么?
Notsofat不太胖
11 次咨询
5.0
21006 次赞同
去咨询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比亚迪凭什么? https://www.bxbdf.com/a/20800.shtml

上一篇 2023-05-04 02:05:58
下一篇 2023-05-04 02:07:16

猜你喜欢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把#换成@)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