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普 希 金
普希金是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也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 俄罗斯伟大民族诗人。
①写了一组叙事长诗,即“南方诗篇”,其中的《茨冈》是“南方诗篇”代表作,是诗人过渡到现实主义创作的最后一部浪漫主义叙事诗。
②创作了现代主义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
③《别尔金小说集》,《驿站长》是《别尔金小说集》中代表性作品,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小人物”——维林的形象,开创了写“小人物”的传统。
④30年代是其丰收的时期,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创办了《现代人》杂志。
⑤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被认为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经典性的现实主义杰作。将抒情诗、叙事诗、小说创作的艺术形式结合一起,别林斯基评价这部作品“是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最富于人民性的作品”。塑造了第一个“多余人”的典型——奥涅金。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这些形象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接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厌倦上流社会的生活,渴望有所作为,他们的出现是社会意识觉醒的一种体现。但这一类形象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缺乏行动的能力和勇气,因此在社会上无所适从,结局是悲剧性的。
分析《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女主角达吉亚娜的形象
《叶甫盖尼·奥涅金》中达吉亚娜是普希金心目中的理想贵族妇女形象,诗人称她为“灵魂上的俄罗斯人”。在这一形象中,包含着诗人对人民的理解,体现着诗人创作的高度人民性。作者将达吉亚娜的美好品德和性情同人民的影响联系在一起,从俄罗斯普通人民身上,她学会了纯朴、善良;从大自然中,她领悟了生命应该而且必须自由、舒展;从俄罗斯民间传说里,她养成了沉醉于美好的幻想;充满自由思想的西欧浪漫主义小说,教会了她对理想的真诚、执着。这一切都使她在精神上高于周围的人们,无法忍受地主庄园生活。这时她遇到了奥涅金,并直觉感到他对眼前这种生活有着和自己同样有着强烈的不满,于是她克服了少女的羞涩,不顾传统规范的约束,直率地向奥涅金表示爱慕,却遭到拒绝,因为奥涅金并不是她真正的知音。后来她违背心愿嫁给了一个年老的将军,并拒绝了奥涅金狂热的追求。因为她清醒地意识到奥涅金并不能帮助自己走向理想的生活,反而会摧毁自己内心这块最后的理想天地。这正反映出她性格的优美,但这种性格美带有柔弱的悲剧色彩。
《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奥涅金的形象
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是俄国贵族革命时期开始觉醒又找不到出路的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1、他受到西欧民主思想的启蒙,具有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思想,品格和气质都高于周围的贵族子弟。 2、他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现实社会看不到出路和希望,所以苦闷、彷徨、忧郁、痛苦对生活极端的冷漠。 3、他希望改变现状,但又不可能与社会决裂,所以他不会与社会反抗,对生活态度是消极的逃避。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典型。
《叶甫盖尼•奥涅金》艺术特色
1、人物于环境的典型性。奥涅金这个“多余人”形象,使时代的产物,他体现了19世纪20年代俄国贵族青年知识分子的典型特征,他们不满现实、追求理想;但又脱离实际,远离人民,一事无成,这正是十二月党人和先进贵族的特点,也是十二月党人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2、鲜明的对比手法,小说中的人物形成鲜明的对比。
3、诗体小说的独特体裁。这是一个诗体长篇小说。一方面,它具有一般长篇小说,尤其是现实主义长篇的典型特色。另一方面,它又用诗歌的凝练笔法,使形象、景物、场面的描写都具有诗的意境。同时,还有许多抒情插笔。
《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思想意义
思想意义体现在:小说以彼得堡和外省乡村为背景,广泛而生动地展现了19世纪初俄国社会生活画面,深刻揭示了上流社会贵族生活的罪恶。同时,小说通过奥涅金这个“多余人”的形象,批判了专制的沙皇农奴制度,也指出了他们远离人民、脱离实际的致命弱点。通过达吉亚娜的形象的塑造,赞美了纯洁、善良、真诚等优美的品德,批判了沙皇专制制度对人类社会美的亵渎。小说对农奴的悲惨生活也作了一定的描写,表现了作者人道主义的同情。
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普希金的主要代表作,被认为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经典性的现实主义杰作。它是诗人对俄国社会生活长期观察、体验、分析的结果,生动地描绘出19世纪20年代俄国广阔的生活画面,塑造出这一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并把抒情诗、叙事诗与小说创作的艺术形式融于一体。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必备知识点,普希金-《普希金》 https://www.bxbdf.com/a/1480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