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remember a wonderful moment
我记得那美妙的瞬间:
As before my eyes you appeared,
你就在我的眼前降临,
Like a vision, fleeting, momentary,
如同昙花一现的梦幻,
Like a spirit of the purest beauty.
如同纯真之美的化身。普希金(1799~1837),俄国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和剧作家,十九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人物,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主要作品有诗歌《自由颂》、《致大海》,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短篇小说《黑桃皇后》等。

普希金出身贵族世家,但他受启蒙思想的自由主义精神影响,身上有着不同寻常贵族青年的反叛精神。1837年,普希金因决斗伤重逝世,报刊称之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殒落了”。
《致凯恩》是一首出色的爱情诗,在手稿上普希金还画了一幅凯恩的速写,同文字一起,将凯恩温柔的声音和天仙般的美貌,永远地在留存了下来。
Ode to Cairn
致凯恩
I remember a wonderful moment
我记得那美妙的瞬间:
As before my eyes you appeared,
你就在我的眼前降临,
Like a vision, fleeting, momentary,
如同昙花一现的梦幻,
Like a spirit of the purest beauty.
如同纯真之美的化身。
In the torture of hopeless melancholy,
我为绝望的悲痛所折磨,
In the bustle of the worlds noisy hours,
我因纷乱的忙碌而不安,
That voice rang out so tenderly,
一个温柔的声音总响在耳边,
I dreamed of that lovely face of yours.
妩媚的身影总在我梦中盘旋。
The years flew quickly. The storms blast
岁月流逝。一阵阵迷离的冲动
Scattered the dreams of former times,
像风暴把往日的幻想吹散,
And I forgot your tender voice,
我忘却了你那温柔的声音,
And the features of your heavenly face.
也忘却了你天仙般的容颜。
In remoteness, in gloomy isolation,
在荒凉的乡间,在囚禁的黑暗中,
My days dragged quietly, nothing was new,
我的时光在静静地延伸,
No godlike face, no inspiration,
没有崇敬的神明,没有灵感,
No tears, no life, no love, no you.
没有泪水,没有生命,没有爱情。
Then to my soul an awakening came,
我的心终于重又觉醒,
And there again your face appeared,
你又在我眼前降临,
Like a vision, fleeting, momentary,
如同昙花一现的梦幻,
Like a spirit of the purest beauty.
如同纯真之美的化身。
And my heart beat with a rapture new,
心儿在狂喜中萌动,
And for its sake arose again
一切又为它萌生:
A godlike face, an inspiration,
有崇敬的神明,有灵感,
And life, and tears, and love, and you
有泪水,有生命、也有爱情。
1819年,普希金与19岁的凯恩第一次相遇,相隔六年之后,凯恩客居在姑姑家的庄园时,普希金也前来造访,两人再次重逢。《致凯恩》便是写于此次重叙之时。
在诗歌的第一句,诗人如梦如幻地写到:“我记得那美妙的瞬间:/ 你就在我的眼前降临,/ 如同昙花一现的梦幻,/ 如同纯真之美的化身。”这是普希金在回忆首次与凯恩见面时的情景。
1819年,20岁的普希金在彼得堡艺术学院院长奥列宁的家中,第一次见到如精灵般拥有纯洁之美的凯恩。这时19岁的凯恩,已经是一位52岁将军的妻子。
她仅出现的那美妙一瞬间,便足以让年轻的普希金沉入其中,这位青年人是如此欣喜、激动、愉快,他的心情,连同他的的诗篇一般翩翩起舞。

初见有多惊艳,之后的岁月便有多煎熬。
凯恩此时已为将军之妻,纵然是万般风情,也只能是心中一份美好的回忆。
而这份精神上的愉悦,在今后的日子里,仍旧带给普希金诸多的慰藉,在“为绝望的悲痛所折磨,/ 我因纷乱的忙碌而不安”之时,在暗淡无光、心灰意冷的生活中,每当想起凯恩温柔的声音、妩媚的倩影,便是内心的抚慰。
岁月流逝,生活的坎坷与暴风骤雨袭来,诗人的灵感流逝,激情不再,梦想也支离破碎,梦中的倩影也似乎在被生活的风暴吹散。
六年后,在命运的安排下,普希金与凯恩第二次相见,诗人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与激情。凯恩离开时,普希金以此诗相赠,“我的心终于重又觉醒,/ 你又在我眼前降临”。

与凯恩的重逢,让诗人重新唤起希望。
与凯恩的相识,让处于人生低谷的普希金萌生灵感与快乐,这样一种生活在爱与美好中的神奇力量,“有崇敬的神明,有灵感,/ 有泪水,有生命、也有爱情。”
这是一首精致、优美、深情的爱情诗,诗歌整体韵律和谐,充满节奏感的文字缓缓向读者展现了一首爱与美的赞歌。
这种美好的感觉不仅让人感受青春般的愉悦,也使人拥有走出痛苦与折磨的深渊的力量,它不会随着岁月而流逝,她如同纯净的仙女般给予你美的光芒与创造力的源泉。

《致凯恩》中没有辽阔的意义追寻,普希金只用了两个瞬间,将这么深刻、炽烈、纯净的感受,只在刹那,便能见证美的闪耀、震撼、力量,这是诗人的爱,也是读者的灵感,是美的唤醒,如同:
心儿在狂喜中萌动,
一切又为它萌生:
有崇敬的神明,有灵感,
有泪水,有生命、也有爱情。苏苏
祝阅读愉快~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普希金是什么样的人?-普希金的身世 https://www.bxbdf.com/a/14800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