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名家 | 唐朝教育界扛把子——韩愈-韩愈是不是思想家

诸位同学大家好,为了让大家感受到历史的趣味性,更快地学习中外教育史的知识点,我们计划推出一系列教育名家的文章专栏,讲述中外教育家们的故事。

今天是教育名家的第一篇,我们以“访谈”的形式,带大家走进我国唐朝教育界扛把子——韩愈。

可能很多同学会问,唐朝教育家那么多,为什么他是教育界扛把子呢?相信看完他的访谈我们就可以知道答案了。

“我”的一生

Q1: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您自己吧?

大家好,我是韩愈,字退之。我下面这幅画像看着还可以吧?但据我所知,大家没少在中学课本上对我这张画像进行二次创作。

教育名家 | 唐朝教育界扛把子——韩愈-韩愈是不是思想家

那时候的你们年纪尚小,恐怕对我的许多观点还无法完全理解,今天想给大家详细聊聊我的一些经历。

我是河南南阳人,如果放到今天,那我其实是河南盂县人,祖籍昌黎,大家也称我为昌黎先生,有本书叫《韩昌黎集》那里面都是我写的文章,如果有空的话,希望你能读读!

我在文学上、思想上和教育上确实是有些成就的,我还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也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在我的时代,我是国子祭酒,和你们所说的教育部部长差不多,我的思想并不是嘴上说说,而确实是与实践相结合了的。

回看我这一生其实是很波折的,早年间我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可是父母去世的早,是哥哥养育我,还教我识字,但是不幸的是,后来哥哥也早早地就离开了人世,剩下我和嫂嫂相依为命。

嫂嫂一个人将我拉扯大,她太辛苦了,我发奋读书,励志要成就一番事业。

可是我的科举之路也并没有因为我刻苦学习而顺风顺水,我考了三次都失败了,后来我又鼓起勇气去考了第四次,终于成了!结果到了吏部试这一环节又考了四次才成功,那年我已经33岁。

在这方面,大家可不要走我的老路,希望你们不论考什么,都能够让自己一鼓作气,而不要给自己留下次还可以考的退路,免得士气衰落,反而错失成功的机会。

教育实践访谈

Q2:可以和我们详细聊聊您这三次教育实践运动吗?

当然,这三次运动可以说是花费了我太多心血,下面详细给诸位讲讲。

思想:复兴儒学,恢复道统

1.什么叫做复兴儒学?

在我的时代,儒、佛、道并重,这三家谁高谁低主要看皇帝的喜好,若皇帝偏好于谁,那么另外两家便会遭到打压。

之所以说“复兴”是因为那时的皇帝喜欢佛教,而我却不怎么喜欢佛教,我更希望曾经辉煌的儒学可以重新振兴,也就是我所说的维护道统。

“道”便是儒学的仁和义,把仁义恢复了,以此来统治国家,就是维护道统,我们也说这个运动是道统运动。

2.文学:新古文运动

我是真的很不喜欢唐朝初期时候的骈文,文章要求工整对称,词藻华丽,要么赞美风景,要么就是抒发感情,都没有什么实在的观点,弄啥嘞嘛!

我希望文章还是要有自己的观点,用文章描述什么是仁,什么是义,何为尊师重道,何为教学相长。

我说的古文可能和你们今天写的论文比较类似。这也就是我的新古文运动。

3.教育:师道运动

这个运动就和教育的相关性更大一些了。师道运动就是在讲,一个人若想了解儒家仁义之道,那么可以找谁去了解呢?可以找老师。

我们那时候科举考试太重视诗赋了,但是忽视儒学的道统知识,所以其实社会上都不太尊重老师,可以看出与那时候的科举就是有一些问题的。

我希望能够恢复道统,恢复师道,尊重懂得儒学的老师,老师才能把仁义之道传授给学生,学生也才能把知识真正学好,写出来的文章才算是饱含思想的。

这便是我倡导的师道运动。

教育思想访谈

Q3:通过您对三次运动的描述就能感觉到您对教育见解颇为深刻,那您能否再展开讲讲关于您的教育思想?

我非常乐意,我将教育思想部分的内容总结为以下四点:

“尊孔孟,排异端”的文化观念

文化观念是什么?就是把维护道统运动的背后思想说出来。在道统运动中我说过,我希望能够复兴儒学,排除道和佛教思想,我认为儒学才是正统思想,这是我在文化观念上一贯的想法。

我觉得人的道德是基于仁义的,把仁义和道德放在一起说,那么仁义便是道德的核心,儒家仁义也就是我所维护道统的“道”,这一点大家要记住。

诸生还要记得,当你们去谈论我的道统观念时,一定要说“复兴”或“重振”儒学,而不是“振兴”,因为儒学在曾经是有着很高的地位,我很热爱它,只是后来慢慢地位下降,这让我心里很失落。

“性三品”与教育作用

董仲舒和颜之推都是我的前辈,我们都主张“性三品”说,我的文章《原性》就是在讲“性三品”。我认为人性分为三个品级,即上品之性,为善,不需要接受很多的教育就可以成为天赋级的人才;中品之性,为可善可恶;下品之性,为恶性,即使教育了他们也不会起作用的。

教育名家 | 唐朝教育界扛把子——韩愈-韩愈是不是思想家
源于24考研新版《核心背诵讲义》

在这里面还要跟大家提三个小点:

★ 有性有情,性是情的基础

我认为,无论善恶,人总会表现出七情六欲,或开心或生气埋怨,甚至有时会狠狠憎恶一个人。

有什么样的性就会有什么样的情,若你是上品之人,虽有时也会生气抱怨,但多数时间里你还是体现善良和包容的一面。

★ 性可移,但性的品级不可移

我觉得如果一个中性之人开始接受教育,并且勤苦好学,只能说他会越来越好,但并不能一跃成为上品之人,他再如何勤苦也只能说是无限接近上品。

也就是说,教育只在品级内发生作用,无法超越品级。

★ 人性决定教育作用,规定教育权利

就像我在前面说的,人性决定了教育只在品级内发生作用。

同时,性还规定了大家上学的权利,谁可以上学?上品和中品之性便可,下品之人无法接受教育。

统治阶级最有需要上学,但是若对统治阶级有利,也可让除地主阶级和士族以外的平民接受教育,一些平民优秀分子甚至可以来中央官学学习,但是以我当时的眼光和时代背景,我认为没有普及教育的必要。

人才的培养与选拔

★ 人才培养

教育目的:就是要通过读六艺之文,来修先王之道。希望学生们可以读很多儒经,文以载道,学习先王之道,便可以从政,从而帮助君王把国家治理得更好。

教育内容:我认为核心就是儒家经典,但是我觉得学习不能局限在儒经,还要扩充至百家经史。

教育方法:因材施教且生动活泼是我一直使用的方法。我想,我能从四门学被调至国子监成为国子祭酒,大概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的教学方法确实有些成效吧!

★ 学校教育

来到国子监,成为国子祭酒后,我首先要明确的就是学校是做什么。

学校就是为政治服务的,学校的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官吏,因此一定需要用德和礼来约束整个学校的风气,转变学风,恢复教学秩序。

为了能够使学校教育更好的发展,那时候我很大一部分精力和时间都用在整顿中央官学这项工作上,比如在招生上放宽了入学限制,能让更多有需求的人进入学校学习,另一部分的时间就在恢复地方官学的发展。那些日子很累但是也很充实。

★ 人才选拔

在我看来,选官就是应该把有实际才能的人选出来,要能论述儒学之道,要能助于恢复道统观的官学。

如果用一种不合理的考试制度,那这就会埋没人才,这是我曾经常说的话。

我们选人才,不仅要看他的文笔好不好,还要看看他表达了什么思想,思想内涵还应有意义,有实用价值。

不能长篇大论后,看上去文绉绉的,最后却发现没有传达出任何有意义的内容。

我更倾向于选拔实干人才,能让我从他的身上看到实打实的价值!选出来的贤才都是要去辅佐君王的,哪能只选一些纸上谈兵的人呢!

这里再给大家讲一个我自己的小故事,我之前吏部试考第三次没过的时候,我就给宰相上书,在文章里我说了一些科举制度的问题,结果宰相就认为我就是个小孩,没考上所以发发牢骚罢了,他根本没有认真关注我所提出的问题。

我们应当不拘一格选拔有各种各样才能的人,因其才而尽可能去所用,这样才能把真正的千里马挑出来。

关于教师观

大家应该在上中学的时候学习过我的那篇《师说》,自古以来,所有求学的人都有老师,老师就是教会你知识,还会为你答疑解惑的人。

★ 为什么要尊重老师呢?

对学生来讲,学者必有师,许多儒家的道统都要靠老师来传承,学生必须向老师学习才能有儒道。

对政治来讲,天地君亲师,我认为,尊重老师就是尊重道统,也是在为未来效忠皇帝而打下基础。

对社会来讲,重振儒道,若想重振,就要卫道,卫道便要学道,不尊重老师,如何学?如何卫?如何去重振?

★ 教师的任务是什么?

毋庸置疑,首要任务就是传道,给学生传授儒家仁义之道;其次是授业,将六经和其他相关儒经都讲授给学生;最后是给学生答疑解惑。

现如今,你们现代的老师要做的可能远远超过我们那时候了,现在的老师是不是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要和学生成为朋友?希望你们都能够成为优秀的老师,优秀的教育从业者。

★ 学生要如何择师呢?

当然是谁有仁义道德便向谁学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以“道”为求师的标准,而且学无常师。

★ 师生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我在《师说》中写到一句话:“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我想说的就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相互为师,这叫做相师。

我们那时候大家都不愿意互相为师来学习,“相师”应该更像你们这个时代所说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学生可以向老师求教,老师也可以向学生求教,谁先懂得了某个道理,就可以向谁学习,谁有某方面的专攻知识和技术,就向谁学习。

希望老师和学生双方都在教学中不断进步。有人说我这个思想像是教学相长的升华,也可以说是一种延伸。

以上就是我今天要和同学们分享的,很多思想可能在我所处的时代很适用,或许于你们的时代,我的许多想法已经落后,但请诸位同学谅解,只吸收你们自己需要的部分便好。

教育名家 | 唐朝教育界扛把子——韩愈-韩愈是不是思想家

相信看完整个访谈,大家对为什么说韩愈是教育界扛把子这个问题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他除了是重振儒学的卫道者,也形成了具有一定进步性的教育思想,并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今天的分享与书本内容相结合,更全面地了解韩愈先生的思想,更深刻地体味其中的含义,感受到中教史的趣味性,从而快乐学习!

*本文改编自凯程2024考研基础课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名家 | 唐朝教育界扛把子——韩愈-韩愈是不是思想家 https://www.bxbdf.com/a/143931.shtml

上一篇 2023-08-01 10:25:52
下一篇 2023-08-01 10:43:51

猜你喜欢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把#换成@)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