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来回切换字体,以下内容使用繁体中文。
——————
「厚積薄發」,源自蘇軾《稼說送張琥》。(度娘如是說,不知確否)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原本「厚積」是一個詞,「薄發」是一個詞,二者有著先後關係,「厚積」是前提,「薄發」是結果。
成語意義基於古文,不宜按現代漢語意思簡單理解。題主糾結於「厚積薄發」還是「薄積厚發」,要先搞清什麼是「厚積」。
據《辭源》(1979版)第一冊 440 頁:
【厚積】 豐 富 的 儲 備。孫臏兵法 篡卒:
「德行者,兵之厚積也。」蘇軾用這詞來強調做學問要有深厚的積澱,是合情合理的。
也許題主是想表達「積累從薄到厚」,覺得應該是「薄積」。
但是很顯然,我們說的「豐富的積累」往往是一點點積攢起來的,已經有這層意思了。
再參考前面的釋義,不難發現,「薄積」應該是「薄的儲備」,「薄積厚發」,其實是一瓶不滿,半瓶晃蕩,明明沒有足夠的積累,還要過度運用的情況。如果真的有這個詞,恐怕也是以貶義為主。
(有語文閱讀題,選用某篇講「薄積厚發」的文字,其行文很生硬,看起來像是硬扣主題,標新立異,並非優秀範例,不在本答案適用範圍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为什么是厚积薄发,而不是薄积厚发?-厚积薄发的前一句 https://www.bxbdf.com/a/14370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