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来,关于北大数学天才的争议又火起来了。有网友问,韦东奕到底算不算国际知名的数学家?得到的回答却是,这个人根本不是什么数学家,充其量是个数学网红。
理由很简单,因为韦东奕并没有获得过什么国际知名的顶尖大奖,比如菲尔兹奖。那就算不上是知名的数学家。但人家也绝对不是普通人啊。

韦东奕的两大传说,至今无人能破,不算数学家但也不是普通人
据说在北京大学的校园里面,关于韦东奕,有两大传说,至今无人能破,无人能敌。可是这样的一个人,最近却被传说要从北京大学离职了,因为学生听不懂他讲课。
但事情真的如此吗?时间退回到1991年,韦东奕刚刚出生,身为山东建筑大学教授的父母给了他很好的教育,但没想到这个孩子却偏偏对数学感兴趣。

小学一年级的大佬就做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韦东奕在书架上找到了一本父亲的书名为《华罗庚数学学校》,在我们连字都认不懂的年纪里,韦东奕把书中的一道数学题给算出来了。
接下来开挂的道路才刚刚开始,学渣和天才的差距也由此展开。初中时就加入了奥数训练队,还是训练队中年纪最小的,因为标准的入队年龄其实是高中。

在中考时,韦东奕稍微有点遗憾,总分没有达到山师附中的录取标准,结果数学成绩太过优秀,校方一激动,来了个破格录取。
高一的时候直接进入国家的奥数集训队开始学习,又创造了一系列神话后,成功被北大录取,这个时候两大传说才刚刚开始。

第一个传说,是韦东奕在大一开学没多久的时候,专业的习题课是由他来讲解。讲完一遍之后,底下的同学面面相觑,表示老师我没听懂。
老师莞尔一笑,说:哈哈,其实我也没听懂。这就是初出茅庐的数学大神,刚上北大就把北大的数学老师给征服了。至今还没有哪个新生能达到这种成就。

第二个传说就更刺激了,韦东奕在数学课上的威望越来越大。有一次给北大的老师当助教。老师上来笑眯眯的介绍他给同学们认识。
“这就是你们这学期的助教,如果你们有不会的题可以问我,如果我不会就可以问助教,如果连助教都不会,那这肯定是道错题。”

于是在外号为北大疯人院的数院,韦东奕成了检验数学题目的唯一标准。所以说这种人,他真的还需要国际的奖项来证明自己是不是数学家吗?
再说了,没有数学顶尖的菲尔兹奖,但是韦东奕在国内拿下了大满贯。有分析几何概率应用四项金奖和个人全能金奖。这个荣誉也是前无古人。

青年学者的确面临困境,但名利并不是天才唯一的追求
所谓的数学大家,在刚开始也不过是从学生起步的。在国际领域,数学的奖项更有话语权,所以拿到国际奖项成为数学家的可能性更高。
但是名利和成就也许是两回事。韦东奕就是青年学者群体当中的一员。毕竟年纪还轻,所以会面临一定困境。这都是正常的事情。

首先就是发展有一定的阻碍,成长的道路并不快速。因为国内的学术环境更倾向于德高望重的老学者,对青年学者的扶持力度还不算太大。
这就是为啥很多有才华的人选择去国外发展,比如跟我国的一位理科天才尹希,就是选了出国发展,确也有成就。但是也不为我们所知。

其次就是发展的道路有一定局限。要么一直关注各种荣誉和奖项,忽略了对自身的要求,韦东奕就不能像现在这样快乐的做自己的事情,只能多去追求些名利。
要么就是耐得住寂寞,不要去考虑外界人的标准。自己学自己喜欢的东西,研究自己想研究的就好了。这是多少同学想要达到的境界呀?

另外就是涉及到工资和奖励的问题。做学术研究的工作也很艰苦,虽然不是体力活,但对脑力和精力的要求都是极大的。考过研究生和博士的同学一定清楚。
在国外做相同的工作可能会得到更多的收益,而且发表的东西也容易出现在最前沿的杂志和期刊上面,就更容易获得这些外国大奖的垂帘了。

但每个人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都不同,所以不要单纯看着奖项论英雄。作为一名老师和一位学者,韦东奕的优秀程度都不容置疑。
那么你对这件事情如何看待?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韦东奕的两大“传说”,至今无人能破,不算数学家但也不是普通人-韦东奕是谁他的资料 https://www.bxbdf.com/a/14319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