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冬病夏治!到底怎么治?专家这样说→
7月11日,
我们将正式进入一年之中最热的时节
—— “三伏天”。
高温天气,
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但从中医上讲,
盛夏却正是一个极好的养生时机。
我们该如何借“阳”养生?
“冬病夏治”
又有哪些神奇的功效呢?
哪些人群需要“冬病夏治”
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
冬病夏治
先对照下图看看自己的症状
↓↓↓
冬病夏治中的“冬病”,即 一些慢性病、反复发作的疾病,在中医理论上是“阳虚”所导致的。所以趁着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来借阳补阳,通过适当的内服或外用等方式,加强祛除体内伏寒,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就能起到治疗冬病的效果。
武汉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湖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博士生导师 教授孔明望正在为大家进行科普。
“冬病夏治”主要针对 一周岁以上虚寒体质的人群,患有冬天容易发作或遇冷易加重的疾病,如哮喘、反复感冒、风湿病等;而湿热体质的人则不适合冬病夏治。
夏季养生四大“法宝”
01
灸法
一般以艾叶为原料,做成艾绒、艾柱和艾条,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体表的腧穴或疼痛处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
02
刮痧
使用刮痧板蘸少许刮痧油在皮肤表面沿一个方向刮动。刮痧能刺激经络穴位,以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疏通经络、舒筋理气、祛风散寒的作用。
03
拔火罐
拔火罐也是冬病夏治的常用中医疗法。拔火罐也是通过刺激经络穴位,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来疏通经络祛除寒气。
04
穴位贴敷
这一疗法是在夏季三伏天,根据中医辨证理论,采用中药制剂贴敷于经络上的特定穴位。药物经皮肤由表入里,到达经络和脏腑,以达到治疗目的。
穴位贴敷的四个“选对”
药物穴位贴敷是冬病夏治最具代表性的方法——将药物直接贴敷于体表穴位上,药性由表入里,渗透达皮下组织。
一方面在局部聚集提升药物浓度,另一方面可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直达脏腑失调、经气失调的病所,发挥药物”归经”和功能效应,从而发挥最大的全身药理效应。
武汉市中医药学会膏方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任药师,武汉市中医医院药学部副主任,国家非遗项目中药炮制技艺传承人张义生,正在为大家演示药物穴位贴敷。
药物穴位贴敷
要做到四个选对
↓↓↓
选对时机:冬病夏治贴敷疗法一般选择初伏、中伏、伏各一次,连续贴敷三年。病史较长或病情较为顽固者可适当增加贴敷次数,贴敷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
选对药物:抓住主证,辨证用药,药证对应。
选对方法:贴敷前擦汗、贴敷中揉膏、贴敷后按压。
选对穴位:辨体、辨病、辨证综合考量,结合药物性质辨证施穴。
冬病夏治的饮食原则
夏季食补的“四字真言”——少食生冷。在夏季,可以适当食用性质温热的食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升发阳气,强健身体,以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
冬病夏治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做
01
饮食不可“斫上中阳”
夏季可以喝热茶促进排汗而达到散热的效果。同时,善用中医食疗方,可以吃一些性温、祛湿、和阳之物,比如生姜、绿豆、龙眼肉等。在此基础上,应避免进食大量过凉的食物,比如西瓜、冷饮等,以免“斫伤中阳”。
02
洗热水澡,温水泡脚
学会和用好两种热养方式:可以通过 洗热水澡,或用温毛巾擦拭身体的方法散热,这样的方法安全便捷,可使毛细血管扩张,加快机体新陈代谢,有利于机体排热降温。另外, 温热水泡脚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03
保持乐观心态
夏季天热,容易使人心情烦躁,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学会克制情绪。平时对待人和事,不要闷闷不乐或经常动怒生气,有助于顾护阳气。
04
以动生阳
中医认为,“动则生阳”,夏季运动必不可少,既可排汗增强新陈代谢,又有助于阳气生发。但应注意,运动强度及运动量要适宜。运动过后可适量补充盐开水或绿豆汤。
本期封面:
来源:荆楚大医生
编辑:吴良慧
制图:简玉琴
责编:邓睿
为啥一觉醒来,身上总有莫名其妙的淤青?
已有多人中毒!专家紧急提醒:别吃
国家发话!与你的健康密切相关→
目前 24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你还不来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冬病夏治!到底怎么治?专家这样说→-三伏天冬病夏治的方法 https://www.bxbdf.com/a/1382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