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6月21或22日)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长、物体影子最短的时候。
少儿编程:古老的时钟日晷956 播放 · 1 赞同视频

民谚“冬至饺子夏至面”。炎炎夏日,用刚刚入仓的新麦做一碗过水面,再美味不过了。
每年夏至,有些地方的人会通过“做夏至”祭祖。人们把新麦做成面条、饼、馄饨等贡品祭拜祖先。

至三候
一候:鹿角解
二候:蝉始鸣
三候:半夏生
所谓鹿角解,到了夏至,鹿角就会自然脱落。然后第二年再生,鹿角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每年都会生长、脱落。
所谓蝉始鸣,意思是树上的蝉感受到了夏至的炎热,开始“知了、知了”地叫个没完。
所谓半夏生,半夏是中草药植物,夏至前后开始出苗生长,正好是夏季一半的时间,所以叫“半夏”。

夏至来,杏子熟,稻花开,正所谓:
《夏至避暑北池》
唐代 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节气小常识:夏至习俗有哪些?夏至三候又是什么?-夏至节气的气候特点是什么和什么 https://www.bxbdf.com/a/12358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