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几天杭州一所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说了这么一个案例,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
她说她接触过这么一个孩子,孩子小升初不适应,成绩一落千丈,但父母只奇怪孩子的成绩怎么突然这么差,却并没有重视孩子提出不想上学、想去看病的诉求。
妈妈觉得她是因为不想上学、小题大做,这无疑把孩子推向了另一个深渊。
心理老师和孩子聊了好几次天才知道,原来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她家里人就要求她每天弹好几个小时钢琴。
父母都是国内顶尖大学毕业的,觉得孩子厌学是作。初三孩子再来找这位心理老师的时候,已经出现了自杀倾向。
老师告诉记者,就诊后,母亲甚至擅自让孩子停掉了需要定期服用的抗抑郁药物,给她换成了维生素片。
把抗抑郁药换成了维生素,这等于断了女儿的求生的最后一根稻草,不知道该说这个家长是蠢还是傻。
02
女儿抗抑郁药被换成了维生素,抑郁症竟然成了现代家庭不能说的秘密。这个秘密是为女儿提高成绩吗?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更深层的原因是她压根不想承认这个病。毕竟她和丈夫是顶尖大学毕业,事业成功,体面的中产人。在这种父母眼中,儿女就算不能青出于蓝也起码得和父母保持持平,但是女儿得抑郁症对于斗志昂扬的他们无疑是当头一棒。她对女儿得这个病有耻辱感,她觉得抑郁症丢人。
好面子、爱攀比是中国人的特性。对于人到中年得家长来说,最值得他们炫耀得不是一年挣多少钱,而是孩子考试得年级第几。
也许在这位母亲心里,抑郁症就是精神病,是疯子,脑袋不正常的人才会有这个病,自己的孩子学习那么好,怎么可能得这种病。什么抑郁症就是无病呻吟,不过是孩子心理脆弱的借口,矫情,偷懒,不想学习而已。
她不允许女儿染上这种“坏毛病”,冥思苦想后,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抗抑郁药,换成维生素。
同样是吃药,维生素吃了可不会伤身体,并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如果女儿吃了这个药后身体变好了,自己就可以义正言辞告诉她:我就说,你是装病吧,你吃的是维生素,哪有什么抑郁症,别再为成绩差找借口了。给我好好学习去,以后不准找理由。
但是女儿知道后会是什么心情呢?自己学习遇到瓶颈,学不进去,成绩下滑,学习压力大导致抑郁症,跟母亲求助,非但没得到家长的重视,反被冷嘲热讽说是作,小题大做,女儿会感到多么的无助和伤心。
03
现代社会,越来越卷,孩子的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大,但是各种配套思想教育却没能跟上去。人们只愿意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却选择忽视了孩子的内心需要,硬生生堵住了他们的求生出口。
久而久之,积重难返,孩子们越来越不快乐,越来越抑郁,甚至走上了不可挽回的道路。
所以,真的,当孩子和自己说,自己抑郁,不快乐的时候,当父母的一定不要想当然的一口回绝,要重视,安慰,引导,给予温暖的回应,让孩子有一个宣泄的出口,这才是正确的做法,不要再冷梆梆地回怼嘲讽孩子了,不要让抑郁症成为家庭不能说的秘密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把女儿抗抑郁药换成维生素,抑郁症竟成了家庭不能说的秘密-抑郁药能换着吃吗 https://www.bxbdf.com/a/11968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