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公路、桥梁建设事业发展迅速。为了适应市 场需求,如今的桥梁结构日趋复杂,高墩柱桥梁更是比比皆是。目前,我国高 等级公路多采用长大隧道、高墩大跨度桥梁相结合形式穿越山岭重丘区。滑模 施工浇筑混凝土相对于常规模板浇筑具有连续性好,进度快,质量好,材料消 耗少等诸多优点。

关注+回复私信“施工技术”领取《建筑施工技术手册》共五本
一、滑升构成

关注+回复私信“施工技术”领取《建筑施工技术手册》共五本
(一)模板体系 1、模板模板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根据实 际情况在边框增加与围圈固定相适应的 连接孔。模板按其所在部位及作用不同, 可分为内模板、外模板,实心墩为外模。 模板的高度设计为1.25m,其宽度考虑组 装和拆卸方便为宜,一般为1-2m。模板 依赖围圈带动其沿混凝土表面向上滑动。

关注+回复私信“施工技术”领取《建筑施工技术手册》共五本
2、围圈 围圈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模板刚 度,并为后续工序施工(墩顶帽梁) 提供工作平台。
模板与围圈的连接、围圈与提 升架的连接一般采用焊接刚性连接。

关注+回复私信“施工技术”领取《建筑施工技术手册》共五本
围圈在工作时,承受由模板传递来的混凝土侧压力、冲击力和风 荷载等水平荷载及滑升时的摩阻力,操作平台自重荷载,作用于操作 平台上的静荷载和施工荷载等竖向荷载,并将其传递到提升架、千斤 顶和支撑杆上。
3、提升架
门型提升架:立面构造形式为 单横梁“Π”形,提升架的立柱采 用D159钢管制作,其主要作用是 提升混凝土及墩身钢筋等材料,提 升架的横梁与立柱采用刚性连接, 两者的轴线应在同一水平面内。

关注+回复私信“施工技术”领取《建筑施工技术手册》共五本
F型提升架:当千斤顶爬 升时,通过F型提升架带动围 圈、模板及操作平台等一起向 上滑动,并将爬升时产生的竖 向荷载传递到千斤顶和支撑杆。

关注+回复私信“施工技术”领取《建筑施工技术手册》共五本
(二)操作平台系统
1、滑模的操作平台即工作平台,是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模板滑升控制、 安装预埋件等工作的场所,也是钢筋、混凝土、预埋件等材料和千斤顶、振捣 器等小型备用机具的暂时存放场地。操作平台盘面采用δ50mm木板铺平,为 防止坠物,盘面必须密实、平整并保持清洁。
2、辅助平台 辅助平台主要用于检查混凝土的质量、模板的检修和拆除、混凝土表面装 修和浇水养护等工作。

关注+回复私信“施工技术”领取《建筑施工技术手册》共五本
辅助平台安装在工作盘下 方,用┖50×5角钢组成,盘面 用δ50mm木板铺密实,悬挂于 桁架和提升架下。吊杆采用Φ16 钢筋。辅助盘盘面宽度为80cm。 为了保证安全,其外侧设防护栏 杆并挂设安全网。

关注+回复私信“施工技术”领取《建筑施工技术手册》共五本
工作平台桁架组成

关注+回复私信“施工技术”领取《建筑施工技术手册》共五本
(三)液压提升系统
液压提升系统主要由液压千斤顶、液压控制柜、油路系统和支承 杆等部分组成。
1、液压千斤顶
液压千斤顶其工作原理:工作时,先将支承杆由上向下插入千斤 顶中心孔,然后开动油泵,使液压油进入千斤顶油缸,由于上卡头与 支承杆锁紧,只能上升不能下降,在高压油液的作用下,油室不断扩 大,排油弹簧被压缩,整个缸筒连同下卡头及底座被举起。

关注+回复私信“施工技术”领取《建筑施工技术手册》共五本
当上升到上、下卡头相互顶紧时,即完成提 升一个行程。回油时,油压被解除,依靠排油弹 簧的压力,将油室中的液压油排出千斤顶,此时, 下卡头与支承杆锁紧,上卡头及活塞被排油弹簧 向上推动复位。依次循环可使千斤顶爬升一个行 程,加压即提升,排油即复位,如此往复动作, 千斤顶即沿着支承杆不断爬升。一个行程可以爬 升30㎜。

关注+回复私信“施工技术”领取《建筑施工技术手册》共五本
2、液压控制台
液压控制台是液压传动系统的控制中心,是液压滑模的心脏。主 要由电动机、齿轮油泵、换向阀、液压分配器和油箱组成。其工作过 程为:电动机带动油泵运转,将油箱中的油液通过溢流阀控制压力后, 经换向阀送到液压分配器,然后,经油管将油液输入进千斤顶,使千 斤顶沿支承杆爬升,当活塞走满行程之后,换向阀变换油液的流向, 千斤顶中的油液从输油管、液压分配器,经换向阀返回油箱。每一个 工作循环,可使千斤顶带动模板系统爬升一个行程。
2、液压控制台

关注+回复私信“施工技术”领取《建筑施工技术手册》共五本
3、油路系统:油管一般采用高压无缝钢管组成。 主油管内径应为14~19mm,分油管内径应为10~14mm,连接 千斤顶的油管内径应为6~10mm。为了保持各台千斤顶的供油均匀, 便于调整千斤顶的升差,采用三级并联方式。液压油选用L—HM矿物 油型液压油。其黏度等级可根据工作压力及气温等条件确定,当低温 时可用22号,常温时用32~46号,高温时用46~68号。

关注+回复私信“施工技术”领取《建筑施工技术手册》共五本
4、支承杆 支承杆采用φ48mm×3.5mm无 缝钢管。连接方式:焊接连接,连接 方法为:先将管接头内焊接衬管,再 将钢管对齐与衬管焊接成整体,然后 将焊缝焊满,用砂轮机将接头磨平即 可。

关注+回复私信“施工技术”领取《建筑施工技术手册》共五本
5、水电配套系统 水电配套系统包括动力、照明、 信号、通讯、水泵和管路设施等。动 力为专用临时用电线路,利用专用电 缆从底部引至操作平台配电柜,电缆 随操作平台的提升而伸长,电缆应采 取措施加固,防止因拉力而损坏,一 般用棕绳进行加固。

关注+回复私信“施工技术”领取《建筑施工技术手册》共五本
液压提升系统

关注+回复私信“施工技术”领取《建筑施工技术手册》共五本

关注+回复私信“施工技术”领取《建筑施工技术手册》共五本
(二)滑模施工技术设计的主要内容
1、滑模装置的设计及荷载分析计算;
2、垂直与水平运输机械;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4、确定控制施工精度的方法,选配可靠的观测点;
5、确定初滑程序、滑升制度、滑升速度和停滑措施;
6、制定滑模施工过程中结构物和施工操作平台的稳定及纠偏纠扭等技 术措施;
7、制定操作平台组装与拆除的方案及有关安全技术措施;
8、制定施工工程某些特殊部位的处理方法和安全措施,以及特殊气候 (低温、雷雨、大风、高温、干热等)条件下施工的技术措施;
9、绘制所有预留孔洞及预埋件在结构物上的位置、尺寸和标高的布置 图;
10、确定滑模操作平台与地面管理点、混凝土等材料供应点及垂直运 输设备操纵室之间的通讯联络方式和设备;
11、制定滑模设备的维护管理制度,并有专人负责;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滑模工程施工技术(滑模施工演示) https://www.bxbdf.com/a/10830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