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我国抑郁症患者的数量在不断增长。
不断出现的抑郁症致死的例子,也不断地警醒大家,不能小瞧这个病症的危害。
根据中国精神卫生协会统计,过去三年,15岁以下抑郁症患者的数量就增长了3倍多。
抑郁症的覆盖年龄段越来越年轻,而许多家长却仍旧未重视这个问题。
杭州一个女孩因为小升初不适应,原本优异的成绩一落千丈。
毕业于国内顶尖大学的父母觉得女儿的厌学情绪只是不想上学,小题大做,于是并未在意。
上到初三,女孩已经出现了自杀倾向。
父母这才将她带去医院就诊。
确诊抑郁症后,母亲仍未重视这个问题,甚至擅自停掉了医生给女儿开的抗抑郁药物,给她换成了维生素片。
孩子好不容易才获得了一丝治愈希望,母亲的这一做法,无疑又将她推向了深渊。
这件事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和热议。
关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指出,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
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已达15~20%,接近于成人。
有研究认为,成年期抑郁症在青少年时期已发病。
随着生活条件的提升和教育压力的增加,青少年的面对的学业压力、精神压力也随之增大。
压力增大的同时,也更加容易陷入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中。
青少年本身就处于生理和心理快速发育的时期,内心的变化也比成年人更细腻、敏感。
当压力过大,很多人就会出现情绪低落、失眠、食欲不振、精神紧张、对事物失去兴趣等表现。
这个时候若是没有做好及时的疏解工作,抑郁便不请自来。
从胡鑫宇案件以及接连几起青少年失踪案,加上最近发生的杭州女孩郑灵华被网暴自杀的事件,都无疑给大家敲响了抑郁症的警钟。
令人惋惜的是,很多时候,悲剧的发生都是因为家长的不重视造成。
在很多家长看来,抑郁只不过是心情不好,小孩子能有多消极的情绪呢,缓一缓就好了。
电影《深海》里面,主角参宿因为从小得不到父母的关爱而患上抑郁。
医生告知参宿的爸爸,要重视女儿的心理问题。
但爸爸却认为,小孩子能有什么心理问题呢,医生肯定在胡说八道。
因为爸爸的不重视,小小的参宿在一次又一次的消极情绪里,在深夜迈向了大海。
如果父母能多给予一些关心,那么无数的参宿、胡鑫宇们或许就能被及时拯救回来。
抑郁症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精神病症,它不是普通的心情不好,也不是出去散散心就能缓解的小情绪。
若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很容易就会导致患者出现自杀或者更严重的心理疾病。
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陷入不快乐的漩涡里,这需要社会和大人们引起足够的重视。
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怀、理解和尊重,锻炼其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生活在快乐、健康的环境里,茁壮成长。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妈妈将女儿抗抑郁药换成维生素,胡鑫宇事件后又一悲剧发生了(孩子吃抗抑郁的药能上学吗) https://www.bxbdf.com/a/10604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