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窦骁和李沁主演,改编自小说家匪我思存作品《佳期如梦之海上繁花》的电视剧《海上繁花》在几天前开播。而观众却对这部被压了四年,命运多舛的作品呈现出褒贬不一的两极化评价。

在一部分观众看来,毕竟是四年前的作品了,老套的剧情和差强人意的服化道倒也可以理解;另一部分观众则认为,剧情和题材只是客观原因,而演员完全可以规避这么毫无新意可言的题材。
再者演员的演技也没有挽回半点糟糕的剧情,何况男主还是当年头顶“谋男郎”标签出道的窦骁。

要我说,错的不是作品本身,更不是窦骁,而是观众。在我们用一个演员的标准去衡量窦骁时,是否有想过一个问题,或许演员这个身份对他来说只是一份工作,而并非事业?
2010年,正在北电表演系读大二的窦骁,参加了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山楂树之恋》公开选角活动,并被选角副导演推荐给了张艺谋,从而开启了他的演艺之路。与网络上公开介绍的资料不同,据窦骁自己亲自口述,他考入北电的初心并非热爱表演,而是机缘巧合。

出生于西安的窦骁,在十几岁时就跟随父母一起出国生活。高中毕业之际因为学校需要学生有做义工的经验,窦骁选择在理发店打零工,从而喜爱上了这个行业。可惜好景不长,原本殷实的家境因一次意外变得窘迫了起来。
甚至在最困难的时候,窦骁需要同时打三份工才能凑齐自己的学费,之后因为陪同朋友参加一次选秀比赛时意外获得了总冠军,朋友建议窦骁带着在理发店的从业经历回国内的娱乐圈发展,艺人一定会有这方面的需求,机会远比现在多得多。

听了朋友的建议后,窦骁便带着尝试的心态顺利考入了北电,在拿到录取书的时候,他还在犹豫自己是否选择了一条对的路。所以对于窦骁来说,考入北电做演员只是人生诸多选择里的一种,并非坚定的唯一。
何况窦骁还是一个极其热爱自由的人。兼具了中西文化的成长环境造就了窦骁动静相宜的个性,一方面家庭的熏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很感兴趣,另外一方面国外生活的历练,让他自主、独立、敢于尝试和冒险。

平日里他热衷各种极限运动,比如攀岩、登山、帆板、跳伞等等,尤其酷爱骑摩托车,通过这些极限运动去寻找自己所向往的自由。
而在当下的娱乐圈里,即便是正当红的明星也不得不考虑有朝一日会面临“过气”的问题。或许他们也曾经历过没有好剧本和好角色的困扰,但在浮躁的娱乐圈内要想艺术和商业兼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每个人的追求不同,他所谓的快乐也就不一样。尤其是当资本下场,影视行业越来越呈现工业化倾向时,明星要想身处名利场却不被名利裹挟,更是难上加难。
以窦骁的性格来看,他没有把演员当成一种事业,而是一份工作,完全可以理解。况且正如网友所说的,《海上繁花》已经是四年前的作品了,即使制作再精良也总有一些东西会过时。所以对这样的窦骁,我们作为观众理应少一些苛责,多一些理解。
(原创作者:洪兴二郭头;娱乐砖家的后院 我们正在努力接近真相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上繁花》口碑惨淡,错在观众要求太高,还是“谋男郎”窦骁?-《海上繁花》剧情 https://www.bxbdf.com/a/10595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