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发掘明定陵,有人裸手取文物,3千多件瑰宝损毁大半-明定陵考古发掘报告下册

中国五千年文化,造就了无数帝王和光辉历朝。而大明朝,便是历史上政Q最强大的朝代,其十三位帝王逝世后形成的大型陵墓圈,也被称作“明十三陵”。

然而明十三陵中的“定陵”,是唯一被所打开的一个,也是最“惨”的一个,墓主人万历皇帝恐怕万万没想到,自己费心费力修建的富丽堂皇的陵墓,却因为后人的失职和不专业,被拆了个七零八落,3000多件瑰宝遭到了毁灭性地破坏,令人痛心疾首。

这次的开采,堪称中国考古学界的一大悲剧,当时的考古学家,更是成为了历史的“罪人”。

1956年发掘明定陵,有人裸手取文物,3千多件瑰宝损毁大半-明定陵考古发掘报告下册

开采明定陵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当时国内的考古事业蒸蒸日上,其中宋代家族墓群白沙宋墓、商代中期遗址郑州商城等地的探索,无疑都为考古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但彼时明代史料的研究还是空窗期。为此当时的历史学家吴晗联合了郭沫若等学者,一起提出了挖掘明成祖长陵的考古计划。

1955年冬,顺利得到批准的学者们,组织了附近的村民组成了“考古队”并开始了挖掘工作,但因为不专业,始终都找不到长岭的入口。

1956年发掘明定陵,有人裸手取文物,3千多件瑰宝损毁大半-明定陵考古发掘报告下册

眼看一年就要过去了,无奈之下只得挖掘献陵。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此时万历皇帝的定陵突然塌落,映入了“考古队”的眼帘。

时也命也。定陵就这么替“长陵”挡了枪,成为了考古学家郭沫若的“试验品”,仿佛在冥冥之中定陵的挖掘早已成了定数。

徒手取宝物 3000件瑰宝流逝

经过了紧张的挖掘工作,学者们带领着“考古队”进入了地宫内部,一时间大批文物呈现于眼前。

伴随着发现宝物的惊喜,悲剧也接踵而至。

由于考古队是由当地农民组成的,基本上没受过什么教育,墓穴打开后便蜂拥而入。而那些文物由于常年被封存于地下,地宫打开后接触到了空气开始迅速氧化、风化。

万历帝的龙袍直接变成了黑色,丝织品大多变硬腐烂,一些珍贵的藏书瞬间氧化成了碎渣。当时3000多件瑰宝立马遭受了毁灭性伤害,有的破败不堪,有的直接化为乌有。

1956年发掘明定陵,有人裸手取文物,3千多件瑰宝损毁大半-明定陵考古发掘报告下册

而郭沫若则是裸手上阵,不断徒手取起文物端详,只顾得自己的“学术研究”,根本没把“保护文物”放在心上。

恐怕万历帝都想不到,自己斥巨资打造的陵墓会受此大劫。郭沫若也因此背上了骂名,成为了他一生抹不去的污点。

在当时设备不完善、认知也很匮乏的条件下,凭借自己个人的想法一味地开采,只会对文物宝贝造成损伤。

先前我认识一位广东的吕大哥,就因为不懂吃了个哑巴亏。两年前他喜欢上了沉香收藏,误打误撞地一开始就收了块好手串,正宗的芽庄白奇。前段时间因为觉得自己这手串戴久了脏了,便用温水洗了泡洗了一会。

这一泡不要紧,泡完了吕大哥拿起来一闻,香味变得淡了不少。问了行家才知道,沉香手串是不能用热水泡洗的,会严重破坏沉香的油脂,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吕大哥听了后悔地直拍大腿,但因自己不懂造成的失误,只能交了这个“学费”。后来吕大哥怕自己不懂再“伤了手串”,经行家推荐,看了《沉香投资收藏谜中谜》,这才学到了不少沉香辨别、保养和使用方面的知识,自那以后再没伤过宝贝。

1956年发掘明定陵,有人裸手取文物,3千多件瑰宝损毁大半-明定陵考古发掘报告下册

在收藏界,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都要抱着严谨的态度,多提高自己的认知和专业性。凭着自己的感觉一意孤行只会造成无法挽回,毕竟文物藏品有价,精神文化财富无价,别等失去了再追悔莫及。

举报/反馈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1956年发掘明定陵,有人裸手取文物,3千多件瑰宝损毁大半-明定陵考古发掘报告下册 https://www.bxbdf.com/a/103223.shtml

上一篇 2023-06-09 01:59:56
下一篇 2023-06-09 02:06:25

猜你喜欢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把#换成@)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