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实现了!穿戴智能设备,在家就能康复训练!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病人,通过智能鞋垫、VR眼镜和几个便携式传感器,就能在人工智能和医生的远程指导下,进行居家康复锻炼。

一年多来,福州市第二医院骨科已有300位病人,通过基于VR背景下联合AI智能步态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云平台,接受了术后康复锻炼。

在今年4月举行的数字中国创业赛中,该项目还从983支队伍赛队中脱颖而出,晋级创业赛前20强,是我省唯一成功突围的团队。

福州实现了!穿戴智能设备,在家就能康复训练!

vr眼镜+智能鞋垫+传感器

居家实现术后康复

“膝盖再抬高一点。”一个星期前,75岁的李奶奶刚接受了人工膝关节置换。这会正利用一套可穿戴VR人工智能康复设备,进行术后康复锻炼。语音提示从VR眼镜的扬声器发出,提醒李奶奶的动作要做到位。

经过每天3次,每次半小时的锻炼,复查时,李奶奶步态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福州市第二医院骨科林绪超主治医师告诉记者,平台一般用于骨关节炎病人的术前记录和术后康复指导上。术前,病人通过可穿戴设备,记录步态。

福州实现了!穿戴智能设备,在家就能康复训练!

步态数据采集调试(资料图)

通过术前、术后的步态比对分析及大数据比对,后台可以明确患者是由于哪些的肌肉训练不当所造成的,选择个体化的康复锻炼,并予以实时指导。

医生还可以通过步态的异常,判断患者的假体是不是已经松动了。

此外,很多骨关节疾病都可以反映在步态上。团队认为,将来,平台还可用于骨关节疾病的预防上。

术后康复的重要性不亚于手术

术后康复的理念还需进一步普及,再加上疫情影响,术后病人较难获得规范的康复治疗。

2020年,林绪超医生和他的同事发现,由于疫情,术后康复的病人常无法按时来院进行康复,而缺少了康复训练,做关节置换手术的病人就无法恢复到正常的走路状态。

于是,团队找来了与医院合作的技术公司,“医工结合”了一把:技术公司研发AI算法平台、可穿戴智能设备,医生们则提供专业的步态分析等技术支持。

人工关节置换的术后康复的重要性,不亚于手术。据林绪超介绍,接受了术后人工康复锻炼的病人,步态分级均优于未进行系统康复训练的患者。

此外,好的步态,能够更好地提高患者假体的生存率,预防术后不良反应,比如说跌伤摔伤等等。

平台开发后,是一个不断迭代更新的过程,下一阶段,还需继续增加各个年龄段不同人群的步态数据。

林绪超说:

“世上没有完美的医疗,需要创新,继续创新,一直创新。作为医生,我们每天都要接触病人,更能切身地知道患者需要的是什么。除了临床及技术研发外,项目推广还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就是要让广大医生以及患者能够意识到步态康复训练重要性,这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事儿,也是最重要的事情。”

来源:福建卫生报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福州实现了!穿戴智能设备,在家就能康复训练! https://www.bxbdf.com/zsbk/zt/57489.html

(0)
上一篇 2025年4月30日 20:05:10
下一篇 2025年4月30日 20:11:27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把#换成@)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