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每日商报
申请三十余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 成功主持国内首型超声高频外科集成系统研制 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第七一五所“先进工作者”称号 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第七一五所“最美青春故事”人选 “杭州工匠”
商报记者 王珮琪 应丹 摄影/视频 李子逸 AI制图/蒋中杰
在当今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医疗设备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治疗效果,更追求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度。而医用超声刀系统作为微创手术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正以其卓越的技术优势,引领着外科手术的革新潮流。杭州康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声学首席工程师郝建超,正是这一前沿技术背后的“建筑师”之一。他和团队通过不懈地努力与探索,不仅革新了传统的外科手术方法,更为无数患者带去了更佳的治疗体验。在一次次技术突破的背后,是郝建超及其团队夜以继日地辛勤付出与无数次的实验。
然而,对于郝建超而言,这仅仅是“旅程”的一部分。他始终保持着热爱与追求,步履不停,持续在这一领域内深耕细作,实现自我的梦想与价值。
医工结合,在探索与实践中找寻发展方向
获得专利30余项,牵头完成多项技术攻关,成功主持国内首型超声高频外科集成系统研制……当前,郝建超将工作聚焦在医用超声刀系统的研发上。
说起超声刀或许很多人都会觉得耳熟,但却并不明确它的优势和作用。对此,郝建超细致且耐心地解释道:“超声刀在临床上的运用主要集中在胸外科、胃肠外科、妇科、泌尿科等几个科室。它能够很好地为这些手术带来便利,因为超声刀既可以切割,也可以进行分离,还可以当抓钳,有效减少了术中器械的更换。”此外,对于患者来说,用超声刀进行操作将有效减小手术切口大小,提高精准度,避免误伤神经。
郝建超曾是中国船舶集团的一名工程师,他跨行业踏入医疗器械领域的研发工作,是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一个重大决定。“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科技创新正在不断地融入到医疗行业之中。我相信,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这一领域的前景都十分广阔,充满了无限可能。”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与理想碰撞,郝建超毅然决然地投身到了医疗器械的研发工作中。
尽管如此,这一转变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在新的领域里,郝建超和他的团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系列挑战。“我们既要控制成本,还要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去优化设备和体系,这样就需要在很多工艺材料上进行突破。”郝建超坦言,想要突破就必须要大胆尝试新东西,但这很可能会走入盲区。“困难会很多,所以很多同行可能会中途放弃。但我认为我们必须坚持,必须要去探索。”
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与评估,离不开安全、经济、有效这几个关键词。作为研发工程师,郝建超认为产品应该以更简单有效的方式减少病人的疼痛为首要责任,同时也要满足临床医生的需求。“我们这个行业也始终秉持着以人为本的原则。”
“纸上谈兵”通常会出现空有理论而不够贴合实际的后果。为了确保产品能够切实满足用户需求,郝建超及其团队采用了一种更为务实的方法,即从医生的角度出发来推进产品研发与优化。这就促使了“医工结合”这一研发模式的形成。“我们建立了多个医工结合的平台,这使我们能够直接与众多临床医生交流。医生会分享他们的见解与需求,大家能够共同推动理念的双向转化,这能使我们的产品更加贴近实际应用,实现真正的优化与提升。”
高效、安全、经济,聚力传递生命美好
医疗器械的研发过程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旅程,而技术创新无疑是推动整个行业前进的关键。这不仅要求研究者们具备深厚的科学知识和技术背景,还需要他们拥有前瞻性的视野以及对市场和社会需求的高度敏感性。郝建超在踏入行业内后便开始着手于超声刀的产品优化升级。
“我们以前的传统超声刀,它是研仿而不是研发,只是针对结构、尺寸,按照现有的照葫芦画瓢,这样就会出现相应的问题。因为材料自身存在差异,就比如材料熔炼之后,动脉生成率、弹性模量等都会有一些差距。我在研发过程中就需要根据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结构形式去适应不同的状态。”郝建超根据现有材料进行了分析,制作出了一个适应现代工艺及材料的全新超声刀物理模型。同时也用大量的临床动物实验来进行技术验证,不断对超声刀的稳定性、超声刀的表面处理等方面进行优化。
产品研发的过程中,郝建超也坚持扎实打好每一步基础。“我们做理论研究和做工艺技术,就是要把原始的工艺保留完善,在基础打扎实的前提下,做一些新的呈现和研究。”同时郝建超认为,开拓思路也十分重要。“必须要持续去探索那些未知,你才能发现一些新思路,也要善于总结,然后再去实施。不要怕失误,不要怕试错,好产品靠的就是不断打磨。”而这也是郝建超心中的“工匠精神”。“做研发不能害怕碰钉子。”
与此同时,郝建超与团队成员也一直保持着虚心求教的态度,不断扩展眼界与知识面。他经常告诉大家:“各行各业的人都会是我们的老师。工人、木匠,还有锻造师傅、加工师傅都有可能成为我们的良师。”在郝建超眼里,把知识从课本搬到实际中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所以一定要不断摸索、不断学习、不断吸纳新事物。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远程医疗、机器人手术、3D打印技术……现代技术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不仅改善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也为医护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工具来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郝建超也认为在未来,该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与机遇。“机器人超声刀如今迫在眉睫的问题就是,需要进一步研发便捷的、可弯转可弯曲的超声刀手术臂,这样可以使其在微创手术中发挥更大的优势。”
作为研发工程师,郝建超和团队在工艺和产品建设上的追求,源于对产品质量精益求精的态度。“我们致力于不断改进产品,使其更加完善,但我们并不盲目追求最新、最尖端的技术,而是选择那些真正实用、有效的技术来满足临床需求。”郝建超也表示,为了创造一个更加高效的手术环境,团队始终致力于构建一个从产品研发到临床应用的完整闭环。秉承着“传递生命美好”的理念,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始终强调高效、安全、经济的原则。
安全性是郝建超及其团队对产品的最基本要求。他们确保所有产品在推向市场之前,都经过严格的测试,排除一切潜在故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推出的产品是安全可靠的。”
在经济性方面,团队也力求降低成本,使医疗器械的价格更加合理,让更多医院和患者能够负担得起,从而惠及更广泛的人群。
杭州康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结构研发工程师延浩立:
郝工在声学领域内有着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工作中能够将一些新技术和工具有效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并且他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面对复杂的技术难题时,总是能够为项目提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这种专业能力不仅提升了团队的整体技术水平,也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他对待工作极其认真负责,始终将项目成功和团队利益放在首位。无论是日常任务还是紧急项目,都能全力以赴,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尽善尽美。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他从不推卸责任,而是主动承担,积极寻找解决方案,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在项目管理中还善于调动团队资源,协调各方利益,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在团队中,他是值得信赖的领袖和榜样,能够激励团队成员共同面对困难,迎接挑战。
杭州康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电子工程师段亚洲:
郝工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为团队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指导,能够高效解决各类技术难题,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他也很擅长与团队成员沟通交流,能够清晰传达项目目标和要求,同时也能够倾听团队的意见和建议,营造开放 、包容的工作氛围,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升团队整体效能。
与此同时,郝工很注重团队成员的成长和发展,会通过培训和指导等方式,不断提升团队成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公司培养优秀的技术人才。
最重要的是他对待工作踏实负责,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和问题,确保项目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在职业道德和个人品质方面也表现出色。做人做事诚实守信、公平公正,赢得了我们团队成员的广泛尊重和信赖。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医工融合赋能医学发展 实现超声刀尖上的独运匠心 https://www.bxbdf.com/zsbk/zt/57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