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干枯负离子吹风机主控PCBA单片机方案设计及成本解析。
吹风机直接靠电动机驱动转子带动风叶旋转,当风叶旋转时,空气从进风口吸入,由此形成的离心气流再由风筒前嘴吹出。空气通过时,若装在风嘴中的发热支架上的发热丝已通电变热,则吹出的是热风;若选择开关不使发热丝通电发热,则吹出的是冷风。吹风机就是此来实现烘干和整形的目的。吹风机调节风温的简易方法是转动外壳上的档板;有控制开关时,可分档调温;用PTC元件时可自动控温。有的电吹风通过改变外接电源电压,实现风温和风量的无级调节。 是由一组电热丝和一个小风扇组合而成的。通电时,电热丝会产生热量,风扇吹出的风经过电热丝,就变成热风。有些吹风机的手柄上还装有电机调速开关,供选择风量的大小及热风温度高低时使用。各类吹风机的外壳后面或侧面,都设有可旋转的圆形调风罩,旋动该罩调节进风口的截面大小,就可以调节输送的风速及热风的温度。
吹风机用电动思想驱动转子,引导风叶转动。当风叶旋转时,空气从进水口吸入而形成的离心气流再次吹到风筒前口。在空气通过期间,安装在风口上的发热支架上的烈士,一旦通电,就会刮起热风。如果选择开关不让烈士通电,就会刮起冷风。吹风机是按顺序达到干燥和成型的目的。吹风机手柄的选择开关通常贴有密封,冷气,热风,白色,蓝色和红色的标志。
吹风机(电吹风)的工作原理是通过 电热转换+强制气流 实现快速干发,核心涉及 电热丝加热、电机驱动风扇、温控保护 等模块。以下是其详细工作原理:
核心组件及功能
1. 核心组件及功能
组件
作用
电机(马达)
驱动风扇叶片旋转,产生高速气流
电热丝
通电发热,加热气流(通常为镍铬合金丝,耐高温)
整流电路
将交流电(AC 220V)转换为直流电(DC)供电机使用(部分型号)
温控器
防止过热,到达临界温度自动断电(双金属片或热敏电阻)
档位开关
调节风速(电机转速)和温度(电热丝通断)
外壳风道
引导气流集中喷出,避免热风回流
2. 工作流程
通电启动
用户按下开关,电路接通,电流分为两路:
一路供电电机(驱动风扇旋转,产生气流)。
另一路供电热丝(发热体开始升温)。
气流加热
冷空气从后端进风口吸入,经过电热丝被加热,变成热风从出风口喷出。
风速控制:通过开关调节电机电压(如低档=半波整流,高档=全电压)。
温度控制:档位开关控制电热丝的通断(如冷风档=仅电机工作,热风档=电机+电热丝)。
过热保护
当出风口温度过高(如>80℃),温控器自动断开电热丝电路,防止烧毁或烫伤。
部分高端机型采用 PTC恒温加热(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温度越高电阻越大,自动限温。
关机冷却
关闭电源后,风扇可能继续短暂运行(部分机型设计),帮助电热丝散热,延长寿命。
3. 关键电路原理
(1)电机驱动电路
交流电机(常见于低端机型):直接接入220V交流电,通过档位开关调节抽头电压。
直流电机(常见于高端机型):通过整流桥(如4个二极管)将交流电转为直流,再驱动无刷电机(更静音、高效)。
(2)加热控制电路
电热丝分组:多档机型会将电热丝分为多组(如500W+500W),通过开关组合调节功率(500W/1000W/1500W)。
半波整流降温:低档位可能使用二极管截断半周波,降低电热丝的平均功率。
(3)温控保护电路
双金属片温控器:受热弯曲断开电路,冷却后复位(机械式)。
电子温控(高端机型):MCU通过热敏电阻监测温度,动态调节PWM输出。
4. 能效与安全设计
负离子功能:内置负离子发生器(高压模块),中和头发静电,减少毛躁。
防火材料:电热丝周围使用云母片或陶瓷支架绝缘,外壳阻燃(ABS/V0级塑料)。
漏电保护:接地线或双重绝缘设计,防止触电。
5. 典型参数
参数
常见值
说明
额定功率
1000W-2000W
功率越大,干发越快,耗电越高
风速
1.5-3m/s
取决于电机转速(通常10000-30000 RPM)
出风温度
50℃-80℃
超过60℃可能损伤发质
噪音
60-80dB
直流电机更安静
6. 故障常见原因
不发热:电热丝熔断、温控器失效。
无风:电机损坏、档位开关接触不良。
异味/冒烟:灰尘堆积烧焦、绝缘材料老化。
总结
吹风机通过 “强制气流+电热丝” 组合实现干发,核心是 电能→热能→风能 的转换,辅以温控和档位调节保证安全与舒适性。高端机型还会加入智能温控、负离子等优化体验的技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防干枯负离子吹风机主控PCBA单片机方案设计及成本解析 https://www.bxbdf.com/zsbk/zt/56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