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刷抖音,突然刷到大片麦苗被收割的视频,视频中的小麦还未成熟,就被一排排割倒。

近期正是小麦灌浆期,再有20多天的时间小麦就可以收割了,但如今,在河南、湖南、安徽等粮食主产区,却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成片的麦子将熟未熟,就被收割一空。
当毁麦的视频在网上发酵后,立即引发了众多网友的讨论,有人为此惋惜不已,觉得农民这样做是在糟蹋粮食,丝毫不顾及国家的粮食安全,也有人觉得农民追逐利益无可厚非。
确实,成熟的小麦,在经过收割、晾晒之后,每亩的收益也不过千元,所以当有人提出以1500~1700元/每亩的价格收购青小麦,并且无需再进行后续的管理、收割、秸秆处理等问题,农民怎么可能不动心?
深究其背后的原因,不过是四个字:粮贱伤农!
作为辛苦种植粮食的农民,他们无疑是爱惜粮食的,只是今年情势不同往年,化肥等种粮成本大幅提高,农民的收益被极度压缩,种地非但不挣钱,甚至连糊口都难。

所以当有人愿意高价收购青小麦,农民权衡利弊之后,只能忍痛卖出未成熟的小麦。
我们都知道,小麦只有成熟了才能被磨成面粉供人食用,而未成熟的小麦只能被做成饲料给牛羊等牲口吃,俗称“青储”。
青储(也叫青贮)小麦,是指在小麦未成熟时,连同秸秆一起收割去做饲料的小麦,而灌浆期的小麦营养价值最为丰富,但青储材料主要用的是秸秆。
跟玉米、高粱等农作物相比,用小麦秸秆作为青储材料明显并不划算。
所以,历年来,人们更多的是用玉米、高粱作为青储材料,偶尔也会用长势不好的小麦作青储材料,很少出现大面积损毁麦田的现象。
用主粮喂牛羊,那更是千年未有的现象!
是谁,在幕后主导了这一切?竟让牛羊与人争口粮!

疫情之下,又逢战乱,粮食减产,国际粮食供应不足,粮食价格一涨再涨。
而如今,在粮食丰收之际,却突然跳出一大波毁麦者,这些人是谁,又有着怎样的动机?
早在俄乌战争初期,由于疫情、旱情影响,粮食减产,国际粮价飞涨,全球人口将面临贫困和饥饿的困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青储小麦:大片麦苗被收割,资本背后的大棋 https://www.bxbdf.com/zsbk/zt/25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