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哦不对,应该是“抖音,记录有钱人的美好生活”。
打开抖音App划几下,你会发现短视频世界里的有钱人,比真实世界的有钱人还多。
旅游顺便买套房子、送闺蜜兰博基尼、每天在几百平的卧室醒来……一个比一个富,炫得一个比一个夸张。

Apple看到后不禁怀疑人生,难道我掉入自己的信息茧房了,有钱人都这么闲的吗,不应是007绕轴转?
当然,炫富不是抖音特有产物,其他社交平台上也不少。
知乎上“人在美国,刚下飞机”的精英、朋友圈里“恭喜基总喜提玛莎拉蒂”的微商、小红书遍地“人均爱马仕铂金包”的名媛。

只是抖音这类的短视频的介质,配上对应的BGM,给人的感觉会更真实,更有沉浸感,再加上抖音本来的用户群,收割的流量也不少。
抖音中炫富的“富豪”很多,其中一位比较出名的是张曼如。
这位号称13岁辍学出来打工,做过厂妹,派过传单,通过做网红的钱,开了一家服装店。
随后,创立了自己的美妆品牌,身后是过百人的团队,自己也买下广州几套房产,喜提了玛莎拉蒂和劳斯莱斯古斯特。身家也很惊人,达到了78亿人民币。
看到这里,是不是许多朋友都不想努力?
但是,我要说但是咯。
说一个谎要用更多个谎来圆,最后圆不了,谎就被拆穿了。
张曼如的房产、豪车、公司等被扒出来几乎都是假的,年轻貌美女总裁完完全全是一个包装出来的人设。
通过炫富这个博眼球的方式,吸引那些对此有好奇心或者向往的人,达到一定粉丝数后就开始割韭菜了。
比如张曼如就是通过直播来卖货。
直播没啥问题,老太君也通过直播来还钱,赚钱嘛不寒碜,但张曼如卖的货是自己品牌的化妆品。
这些微商级的化妆品什么质量,大家都懂的。
这还不算啥,更夸张的是她还开放了合作,拿货有一道金钱门槛,合作伙伴的门槛更高,只要给够钱,还能变成她的合作人。
害,这不就是微商的套路嘛,只不过将微信朋友圈的套路搬到抖音罢了。
从张曼如这个事例来看,可见成功学割韭菜这个套路虽然旧,但依然有不少人还是掉了进去。
上面说的操作难度相对高一点,背后有团队支持和包装,抖音上其实还有一些炫富视频没啥技术含量,来得也简单粗暴。

千篇一律的豪车驾驶舱,花花绿绿的钞票,分不清是太古汇正品还是莆田超A货的名牌包……
这观感和一些炫富的嘻哈音乐MV没啥两样,就差直接在额头上直接纹上“富到流油”两个字了。

(或者镶颗大粉钻)
其实,这些不露脸也不露腿,只露采的视频难度不是很高。
在闲鱼上一搜,就能搜出不少豪车、豪宅、名车这类的炫富素材,甚至能加钱,按照要求给你定制各种炫富视频。

也就是说,炫富的需求大到已经有一个灰黑产供应链在支撑了……
视频平台上的炫富当然不止这一种方式,还有通过身份的对比,突出自己的财产和阶级。
比如一位叫曹译文的up主。
在那个有争议的视频里,首先表明自己是集团大小姐的身份,要到自家的工地上体验生活。

在视频的最后,她在收到当天工资的短信后,特地展示了自己银行卡的一千多万余额,“惊艳”众人然后离场。

致命一击的在标题,这个视频最初的标题是“累吗?累就对了,舒服是留给有钱人的”,后来由于舆论压力改为了“早安,打工人”(还是不咋样)。
这位姐因为内容实在令人不适,引起了“打工人”的众怒,最后被逼得全网推,各个平台的内容也被清空了。

结果还是大快人心的。
网友的力量虽然,但总归是不够的,抖音、B站、快手作为平台方,是不是也应该担负起一定责任?
最近,抖音就对这些炫富视频出手了,对一批涉嫌刻意炫富、恶意炒作、有违社会公序良俗的账号进行禁言、封禁等处理。

Apple觉得要封杀这些炫富账号的意图,不是一棒子打掉炫富行为,而是要减少这些不恰当炫富带来的消极影响。
毕竟人或多或少有虚荣心,并且涉及到社交性质的平台或者场合就会有炫富行为,要禁止炫富显然不太现实。
但视频平台这些无底线的视频,看似炫富实则制造了一些虚假泡沫给大众,很多涉世未深的朋友就会掉进这成功学的陷阱当中。如果不禁,结果后患无穷。
老铁们,Apple说的对吗?(此时应有BGM—正道的光)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抖音这些网红,终于被封杀了 https://www.bxbdf.com/zsbk/zt/23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