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成为习惯,让文字涤荡心灵!
各位网友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夜雨作文讲堂,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题目是:穿越时空,和历史古迹进行一次美丽的对话!
在孩子的作文素材库中,有不少和游玩儿有关的素材,前一阵子,我曾讲过游玩儿类作文的写法,今天算是一个续集。
很多孩子现在还不太懂得欣赏名胜古迹,这和年龄差异与知识储备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很多家长也不愿意带孩子去那些有历史的的地方。但这并不证明,历史不值得回望。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写历史名胜不妨采用对话的形式。试想,小作者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与历史名胜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交流,真是一次优雅的体验啊。
下面我以福建网友提供的作文为例,给大家将两个可以参考的小方法。
(原文) 泉州安平桥
暑假,我跟着爸妈一起到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旅途中让我印象深刻的要数–水头的安平桥,它有着“天下最长古石桥”的美称。
走进安平桥的大门,放眼望去,是那一眼望不到头的安平桥,真不愧为现存历史最长石桥,长达2.25公里呢。爸爸向我介绍,这座桥上的石条是古人用錾子一点一点的从山上凿下来的,每一条都有五六米长。经过几百年的风吹雨打,踩在众人的脚下,碾过无数的车马,那些原本凹凸不平的石条,已经被磨的光滑……
站在古朴的石桥上,湖面上的芦苇在风中逍遥自在的地舞动着,湖心上散布着许多小岛,像一个个绿色的珍珠洒落在清澈湖水中,湖边的湿地公园里三三两两的游客或认真聆听导游的讲解,或驻足眺望,或坐在草地上闲聊……不知不觉中来到了湖心亭,这里的香火旺盛,以前人们出海前会在那里祭拜祈求出海平安。门口的石柱上,赫然刻着两行字:“公定界止籴货诸人越界罚戏一台”。原来这里曾是一个码头,安海镇和水头镇的人们,为了合理分配资源,保证双方的商业利益,所以在此定下公约,两镇居民不得串货,违者罚戏一台。
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耀眼的霞光倒映在湖面上,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依依不舍地站在枝头,目送着夕阳离去。返回的途中,我脱掉了鞋子,双脚轻轻地踩在石条上,那温热的石条,温暖了我的脚,也融化了我的心……
作文点评:
小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成文,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质朴如水,温婉大气。更值得盛赞的是,小作者能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父亲的介绍,给自己的文章注入了些许历史气息,使文章具有一定的古韵美。
如果说对此文继续进行修改,我建议应该在“让安平桥入心”这一点上再下功夫!
1.选几个在游览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细节,并将这几个细节用语言放大,作为穿越时空对话的触发点。
2.将所写的细节拟人化,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结合一定的历史信息,抒发对历史古迹的感情。
(改后)安平桥,平安的桥!
泉州安平桥,号称“天下最长古石桥”,自古有名。对于这座桥,我早就心驰神往,今夏,爸爸让我如愿以偿,一睹安平桥的真容。

站在安平桥头,沐浴着湖畔的微风,放眼望去,你便惊叹了。2.25公里长啊!这对于那个古老的年代而言,需要造桥者拥有怎样的勇气和智慧啊!(表地点,总领下一段)
那把开山的锤子,那支无言的錾子,是怎样把一条条五六米长的石条从山上凿下来?勤劳的工匠又是怎么把它们整整齐齐的砌在一起?这桥面,有被无数风雨洗礼后的沧桑,有承载无数车马人夫后的伤痕,轻抚桥面的肌肤,我能感受到它历史的温热,安平桥就好像一位老者,动情的诉说着湮没在历史长河里的故事和传说。(放大桥面,表达惊叹和敬佩之情!)

站在湖心亭,回望碧绿的湖水,随风轻舞的芦苇,还有那如珍珠般散落的小岛,这时才发现,安平桥宛如一条玉带,紧紧连着这亭子与那岸边。(过渡段)
湖心亭,原是一个商业码头。但是,再也看不到熙熙攘攘的商贩和琳琅满目的货物,再也听不到嘹亮的吆喝和紧张激烈的讨价还价,取而代之的是旺盛的香火和人们对平安的虔诚祈求。(想象过去情境,增强历史年代感)

只有那门口的石柱上,依旧赫然刻着两行字:“公定界止籴货诸人越界罚戏一台”。这个流传千古的约定,就好像一架无形的天平,考量着人心中最珍贵的诚信。也许有人真的违约,亦有人真的罚戏,但互利双赢,童叟无欺,诚信天下的经商原则,却永远刻在这千年不倒的法柱之上。(放大石柱,赞美古人经商的诚信与互利)

夕阳西下,倦了的鸟儿已将归巢,安平桥静静的卧在湖面的霞光里,似沉睡又似参禅入境。返回的途中,我脱掉了鞋子,轻轻地踩在温热石条上,心里默念:安平桥,平安的桥,一生平安安平桥!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穿越时空,和历史进行一次美丽的对话! https://www.bxbdf.com/zsbk/zt/22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