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讲个故事啊~~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某朝某代某年,某省的某繁华小镇上开着多家木匠铺子。华家铺子擅长打小家俱,米家铺子擅长做农业器械,苹家铺子擅长做小摆件。大家各有各的老客户,平时热火朝天干活,和平相处,家中有钱又有闲,生活乐无边!!
有一天,镇上来了一位外来户,罗木匠,他的到来打破了小镇的平静。
罗木匠身才高大,一表人才,长得一脸正气。刚到镇上就租下了镇上木匠一条街上最大的门面,把幌子高高挑起,上书四个大字:
” 工匠精神 “
一、罗木匠的装修
罗木匠的店铺装修极有特色,店铺中央是一个大大的工作台,上面整齐地摆放着斧头、刨子、凿子、锯子、墨斗、鲁班尺,墙上是祖师爷的大幅画像;
罗木匠身穿深兰粗布工作围裙,天天在工作台前伸展绳墨,用笔划线,后拿刨子刨平,再用量具测量。
无论是锯原木劈原料的粗活,还是刀锯斧凿、丹青揉漆之类的精细活,罗木匠都要亲力亲为,乐此不疲,连放在桌上的午饭凉了都浑然不知,据说“每营造得意,即膳饮可忘,寒暑罔觉”。
成语“废寝忘食”的成语由此得名。
坊间都传罗木匠是朱由校再世的奇才,称:“斧斤之属,皆躬自操之。虽巧匠,不能过焉”
罗木匠的店铺边上陈列着各种精巧的模型,有宫室台榭模型,“云梯”、“勾强”等攻城、舟站的器械模型,漆器、床、梳匣等五彩器具让目不暇接,每天来看的人络绎不绝。
二、罗木匠的宣传
罗木匠的店铺不是普通的店铺,他和读书人天然亲近。店铺开张第一天,他便从省城请来了张举人,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的文字,镇上人称为“罗三篇”
“罗三篇”之一:“理想”
罗木匠说:打小家具的木匠缺乏整体感,家具缺乏设计感,单个家具看似不错,放到一起毫无美感;
罗木匠说:做小摆件的没有工匠精神,做出来的东西刻痕粗糙,毛刺感明显,新的油漆味道还重,根本不能细细把玩;
罗木匠说:做农业器械的根本不考虑用户体验,制作的犁,把手位置一成不变,身体高要弯腰扶,身材不高的要踮起脚来够;制作的推磨杆子粗细不好,手大的捏了不舒服,手小的一把握不牢;做木匠的不用心。
他的理想是做出极致的家具。
“罗三篇”之二:“看见”
罗木匠不是一般的人,他去鲁班故里做寻根之旅。他到曲阜,走济宁,一路寻访。
鲁班的墓比较低调,当地人也只是大概知道墓碑的位置。罗木匠遍访当地老人,终于找到一个隐约知道墓地位置的老乡绅,画了地图,领着他翻山越岭,终天在一个不起眼的山包处找到一块历经风雨的墓碑。
“罗木匠看”栏目中,赫然贴着墓碑的拓文:
“鲁班爷”
在他的感想中,他沧桑地写到:
“我一个人站在艺术和技术的十字路口,只看到鲁班的墓碑孤零零站在那里”
罗木匠寻访的故事感动了许多镇上的百姓,他们纷纷说,这份对祖师爷的虔诚,镇上有几个木匠能做到?那份传说中的手绘地图也放在店铺里,镇上许多木匠都忍不住混在人群里进到店中,悄悄看上几眼,暗下决心,也要做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罗三篇”之三:“我的精品”
罗木匠说:
罗氏家具不求名贵材料,但每一个细节都是经过团队的精心设计。一些不起眼的细节,会让你倍觉贴心。比如方方的八仙桌平淡无奇,但罗木匠却能在四边设置四个圆弧,拉起来就变成一个园桌,容纳客人的能力立即神奇地增加一倍;
许多木匠看到了都纷纷效仿。有好事之人为罗木匠鸣不平,罗木匠却谈谈一笑说,现在大家的手艺,不也是从祖师鲁班处学来的?孔子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天要落雨娘要嫁,让他们去吧。
罗木匠轻轻地挥挥手,不带走一片康桥的云彩。
罗木匠的椅子灵感来自于苏作工艺,一只椅背上精心雕刻着象征着神气的蝙蝠,背景是铜钱,细看还有松柏的精细枝条。椅子的扶手一按,机关销销就犯了,耳轮中只听得“嘎嘣!!!”一声,弹出一个茶托,茶托里有毛巾可供擦手,茶杯也可以安放其上,真是巧夺天工。
罗氏家具设计理念来自济南府、大名府等多地名家产品,融合本地特色,必然让人耳木一新;比如一种太师椅,一按嘣簧,机关销销就犯了,耳轮中只听得“嘎嘣!!!”一声,太师椅就变成了躺椅,可以睡觉;下面可以接四个轮子,马一拉就走,真是巧夺天工。
罗氏家具秉承鲁班精神,一切设计讲究用户体验,为客户精心定制,而价格绝不妥协;
镇上木匠定价不喜欢定整数,都是定4两9钱,99两9钱的价格,罗木匠驳斥为“鸡贼”。
罗木匠对省城的举人说,要我一定是定整数,一切鸡贼的做法,都是没有情坏的做法。
三、罗木匠的生活
罗木匠转眼成了镇上的话题中心。冬天水乡小镇的午后,河道两边满是晒太阳的老乡民;最近谈的话题,都是罗木匠的奋斗,罗木匠的历程,罗木匠的理念,当然,他们更期待的是罗木匠的产品。
镇上同行们表面上不屑一顾,觉得是吹牛;心中却是恐惧。那仿佛来自鲁班的真传,那精心雕琢的细节,那独具匠心的设计,那傲骄不妥协的定价,对他们都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传统的老人们表面上不屑一顾,现在的家具用了几十年,已经很让人满意,罗木匠未必做得好;但他们内心是恐惧的,难道我们的理念,已经落后于时代?
可罗木匠的店铺迅速涌满了年轻人。他们早已经厌倦了老家俱千年不变的样子,早就厌倦了老人的审美观,罗木匠才是他们的偶像。
他们喜欢听罗木匠谈他小时候不爱读书爱打木器的故事,父母的责骂和毒打挡不住他追求理想的心。
罗木匠的小故事
罗木匠曾经贩过大枣,不小心成了他故乡镇上的第一天客商,可他却对印科举范文有了兴趣;
罗木匠开始印科举范文,他的品牌“罗科宝典”迅速风靡四省,他又赚了第二桶金,可他又收手了;
罗木匠开始赈灾,一呼百应支援了黄河灾区,当地人称其为活菩萨。如果罗木匠是个官员,可能万民伞都收到了。可是他又悄悄地走了。
有一天,罗木匠进了一家木器店,对一张桌子的呆板和粗糙大发感叹。
老板卖的木器不是普通的木器,是进自花旗国的进口木器。老板还精通洋文。面对罗木匠的不屑,他哼了一声,用纯正的花旗语说:
You can you up!!
罗木匠的民族自尊心被森森触痛了。他听不懂老板说的花旗文,但从老板蔑视的眼神中他看到了自己的屈辱,中华民族要自强!!从此,罗木匠踏上了工匠这条艰难而漫长的奋斗之路。
—————————————————————————————————
尾声
罗木匠精品店的价格表已经出:
打造一张桌子要10两银子,友商只要4两9钱9分。
打造一张多用途太师椅要50两银子,友商只要39两9钱9分。
可镇上年轻人们借钱也要来做,那天午后,罗木匠在店里又讲述了他的奋斗史。年轻人们纷纷掏出银子付预付款。看到如此热烈的反应罗木匠的日记中写道:
“ 那是产品上市的前一天晚上,我外出归来,把马车停在店门口,给店里师傅买的大馄饨依然滚烫;去时的大雪完全停了,我走出马车,清冷的空气扑面而来,那满天的繁星镶嵌在深兰色的天穹中。我突然就伤感起来,我只想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工匠,努力工作,敬业奉献,结果许多木匠铺明天就要倒闭了,生命。。。真残酷”
一个月后,罗木匠的产品打造完成。材料平淡无奇,家具吱吱作响,表面瑕疵明显,放在家里和其它家俱格格不入,农具一受力就变形开裂。
又过了两周,罗木匠的桌子3.99两银子大促销,多用途太师椅返回店铺维修。
罗三篇也在风雨中变得斑驳黯淡。
一代大师从此低调。
OVER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罗永浩现在为什么在知乎被骂惨了? https://www.bxbdf.com/zsbk/zt/16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