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判处张扣扣死刑的法官,如今也锒铛入狱了(张扣扣的辩护人)
2022年一名陕西贪官曹建国落马,由此揭发的是其徇私枉法、徇情枉规的种种劣迹行为。
原本仅是一件普通的贪官落马事件,但有心之人敏锐地发现曹建国是一起曾经引发全民讨论刑事案件的主审法官,即张扣扣为母杀人案。

张扣扣杀人案的神奇之处在于与其他故意杀人案件不同,凶手不是被全民人人喊打的罪大恶极的“杀人恶魔”,相反群众之间还存在着张扣扣是英雄还是杀人犯的舆论之争。
张扣扣案除了事件本身的特殊性,其辩护律师邓学平为其撰写的辩护词《一叶一沙一世界》一经发布,更是被人们传唱。
张扣扣案在司法建设中处于重要的一环。那么张扣扣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何主审法官落马却将此案重归大众视野?这要从张扣扣案的具体内容说起。

2018年,35岁的张扣扣重回家乡。多年漂泊在外,再次踏上故土那一刻,素来泰然自若的张扣扣心里泛起了一丝波澜。
时代在变,工具在变,但有一些刻在骨髓里的东西却不会变。纵使白云苍狗、沧海桑田,张扣扣对王自新一家人的恨意却有增无减!
昔日好友的张家、王家人为何反目成仇?
张家起先和王家的关系很是和谐。因为是邻居,一向憨厚待人、热情接物的张家父母念着邻里之间要互帮互助,和王家来往甚是密切。逢年过节两家互送礼物、遇到困难两家互相帮扶的情况不少。

但再亲密的关系在利益冲突面前都不值一提。1994年,改革开放的热潮已过了一波又一波,先进城市经济发展飞速,有了经济实力基础后,终于国家将目光投射在了贫困的小地区。张家和王家所处的落后的王坪村,在浩浩荡荡地进行承包工产的工作。
承包工厂工程要是胜利准能赚个盆满钵满,但“僧多肉少”,村里的每个人都虎视眈眈。张扣扣的父亲张福如主动“请缨”,向村长表明其想要承包工厂的意愿。而恰巧,王自新也对张福如承包的这块工程势在必得。

对于王自新的步步紧逼,张福如为了不影响邻里关系,退让了一步,让工厂由王自新承包。但他们做了一个约定,也就是承包工厂要轮流进行,即明年轮到张家准备。王家欣然同意。
经过了一年,王家果然赚了个盆满钵满,尝到了甜头的王家自然不会将这块“肥肉”拱手让人。正当张家上门想要拿回这年的承包权时,王家人开始耍起了赖皮,声称当初的约定没有白纸黑字做证明,口说无凭,自然做不得真。
张家人气极了,没想到被昔日好友“摆了一道”,张家人一边心寒一边唏嘘,年少的张扣扣并不知道这些意味着什么。但自此张家和王家再无密切来往,两家关系日益恶化。

1996年一日,张扣扣母亲饭后在家门附近散步,正碰王家老二坐在门前发呆,想到陈年旧事,她气不打一处来便朝着王家门方向吐了一口唾沫。
王家老二知道王张两家的嫌隙,怒气迅速萦绕在他心头,他是个年轻气盛的“青伢子”,当下便和张扣扣母亲争吵起来。
你一言我一语,张扣扣母亲吵着吵着便回家抄起了扁担,王家老大原本在劝说,一看对面抄起了家伙便和弟弟也拿起了棍棒。两个身强力壮的男子当然不会惧怕一个弱女子。
在比划比划期间,王老二大力挥手,一棒打在了张扣扣母亲头上,她摇摇晃晃,马上就倒地不起了。

出门寻觅母亲的张扣扣亲眼目睹这一场面,母亲在他怀里咽气的那一幕多年来始终铭刻在他脑海里,也给他弱小的心理造成了无法磨灭的创伤。本该幸福无忧的童年突然失去了母亲,这直接导致了他日后的扭曲心理。
更让张扣扣气愤和寒心的是,因为王家老二是未成年,虽然造成了张扣扣母亲死亡的严重后果,但念其初犯且是未成年便只判了7年。
一条生命的逝去换来的只是7年牢狱生活和1500元的赔偿费,任是任何一个人也咽不下这口气,仇恨这颗种子自这时候就在张扣扣心里种下了。
张扣扣因为缺乏母亲的陪伴和教导,对上学一事并不积极,早早就辍学了。17岁的张扣扣响应国家号召,当兵入伍了。
在出发前夕,张福如千叮咛万嘱咐,说就当出去历练历练,刚好逃离这个环境,不必每天因为思念母亲而郁郁寡欢。但末了再添了一句,在外还是不能忘记母亲,将来有朝一日为母亲报仇。

就这样,张扣扣的当兵生涯开始了。张扣扣从小便沉默寡言,在兵营更是如此,几乎见不到他与别人交谈超过三句,因为他总是压印地想:我有什么资格得到幸福?我与那些无忧无虑的人不一样,他们没有和我一样的丧母之痛。
在军营里,张扣扣积极训练,抓紧时间和机会学习武打,入伍前他还是和黄豆芽一样的瘦小伙,入伍后不久,已经练成了一些肌肉块。
退伍后,张扣扣前往大城市企图拼一番事业。直到2018年,他觉得在外漂泊过久,落叶总要归根,于是启程重返家乡。
回去之后,他先是给自己的家重新翻修,后是打听王家老二的消息。原来,王家老二在监狱里表现良好,七年牢狱之灾缩减为三年半,早早就和家里人重逢了。
自己家里常年门可罗雀,每年一到母亲忌日,父亲和自己总是在被窝里抹眼泪。张家的冷清和王家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张扣扣再也按捺不住自己想要报仇的心了。最终,选定了一日王家全家都会上山祭祖的日子便开始动手了。

张扣扣潜伏在王家人上山的路上,看到王家人那一瞬间,手起刀落就夺去了王老大、王老三的性命,老二因为有事没去祭祖逃过了一命。杀了两人后,张扣扣又返回王家,杀了在家等候儿子回家的王自新。
两天后,张扣扣主动自首。张扣扣案历经了两年的庭审,一审被判处死刑,张扣扣不服上诉被驳回。这个结果一出,公众表示不解,纷纷为张扣扣辩解道其罪不至死。
张扣扣的辩护律师更是申请司法精神鉴定,请求认定张扣扣的精神状态,继而判断他的刑事责任能力,但被曹建国驳回。

曹建国的落马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这起案件,思考张扣扣判刑是否是量刑适当。诚然,三条生命的逝去,张扣扣不受到严厉的处罚会使公众失去对法律的信服和尊重,犯罪伏法是理所应当。
但曹建国无视舆论、滥用职权无正当理由驳回张扣扣的司法精神鉴定,是身为法官失职的体现。
除了此案外,曹建国徇情枉法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曹建国有个侄子叫李宏,也是一名法官,但成为法官之路却并不怎么光明磊落,是曹建国动用关系提携上来的。
李宏当法官期间曾受理过一起恶性杀人案件,但其收受了罪犯的大量钱财而肆意为其减刑,造成了其出狱不久过后又恶意杀人的严重后果。随后,曹建国再次动用自己的人脉,将此事遮掩了过去,让李宏得以全身而退。
李宏的肆意行为自然逃不过曹建国的默许,如果没有曹建国“撑腰”,李宏也不敢如此明目张胆。
曹建国作恶多端,在担当法官期间滥用职权,侵害国家的司法廉洁性,更侵害了公民对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性的信任,其落马让人拍手叫好。

引用张扣扣辩护人邓学平律师的辩护词作结:“宛如一片孤叶,未经大树的默许就不能枯黄,那犯罪之人,未经你们全体的暗许就不能为非作歹。你们就像是一列向着人类‘神性面’迈进的队伍,你们是坦途,也是路人。”
愿我们能从这些案件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做事的原理,尊重法律、敬畏他人生命。
(来源:记录和传播)